“护士荒”的背后
今天的座谈会开了,开得不错,大家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的重要性都有了一致的看法,也为创造优良的执业环境提出了看法。新闻单位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多问题。
其中问到一个“护士荒”的问题。“护士荒”与否不能用一个字来回答。总的来说,在大城市,由于市场的作用,大医院是不愁招募不到护士的,相反他们入门的起点都非常高,这种现象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出现了。而社区和一些二级以下的医院,护士“紧缺”就出现了,这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在紧缺的情况下却又出现很多护理离开自己的岗位自谋出路。而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深层次原因就是护士执业环境在作用。执业环境表现的形式不同,来自各个方面。有社会政策的因素,有医院的经营因素,也有医院的价值取向;有物价的因素,也有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度的问题。今天就谈到一个例子,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实行新物价前住院病人的总费用中,护理收费仅仅占3.8%,而实行新价格之后,虽然护理收费有了点提高,但还是占总费用的5.45%。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问题。与国外大部分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真的是十万八千里了!人家的医护比平均是1:4-6,而我们显然是医生多于护士,大于1:1。即使是这样,国外专家也认为他们有很多病人应该得到的护理而没有得到,很多可以避免的失误而没有避免。
这个问题不要说得很远,就说我们自己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十年规划的时候,也没有重视护士队伍的重视。
所以,今天的座谈会我说,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必须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只有关注员工、关注护士,才能实现关注病人,“与病人同行”而不是一般口头上的“以病人为中心”,更不是空洞无物的医德医风教育就可以解决医疗服务上的问题的。
由于要准备下午下基层与护士交谈,暂时写到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