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疗改革 |
分类: 医生哥谈医改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般原则
原则1: 个人权利
表述:要推进的变革必须增加个人在福利事务中的决策范围,减少政府的决策范围。
经典话语:
从制度遗留下来的福利部门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赋予政府、政治程序和官僚体制非常广泛的资源控制权。这侵犯了一些基本的人权,如个人自主权利、自我实现和自主决策等。
虽然没有政府的某些集权,社会就不能发挥作用,但是最好能将之最小化,并把“自愿行动”原则放在首位。
原则2:一致性
表述:帮助受苦的人、困境中的人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
经典话语:
法律必须明确规定,政府必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困境中的和和处于劣势的人。
社会的集体利他主义,是要帮助那些无力支付强制性保险的人。中产阶级不属于最需要援助的人之列,真正的贫困者是那些从未挤进中产阶级的人,或者是已经沉沦为社会最底层的人。
一个社区的每一个成员至少应该能够的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但这并不是说国家本身必须提供服务(免费的或者优惠的帮助)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需要。
原则3: 竞争性
表述:不应该存在国家所有和控制的垄断,允许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协调机制之间存在竞争。
经典话语:
无论如何,非国有部门必须获得关键性的数量以结束政府部门虚弱无力的垄断状态和生产者支配消费者的局面。必须有竞争以便公民能够选择,如果他们不喜欢由国家机构提供服务,也能够从非政府部门获得。
那些坚持完全由国家控制福利部门的人认为公众需要保障,而政府也必须提供保障的论点是错误的。公民不应该被迫做任何特殊计划,尽可能让个人自己选择,应该出现一个公民能够从中选择的不同所有制和多种协调控制机制的菜单。
原则4:有效激励
表述:必须建立提高效率的所有制和控制形式。
经典话语:
那些主张维持福利部门现状的学者和政治家们容易忘记这个原则。
有效激励从需求的角度也必须给那些作为福利服务授受者的公众。这意味着服务不应该是免费的,除了极少数例外。不应该通过国家补贴来强迫价格低于市场水平,而应该采取例如代币券的形式给那些被证明应该获得补偿的人以援助。
通过历史性的比较制度分析所得到的总结性论断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分散化投资占支配地位的制度,比集中化的制度更有效率。福利部门改革的意义很明显。
原则5:政府的新角色
表述:国家在福利部门的主要功能必须是提供法律框架,监管非国有机构,并提供最后的救助与保险。国家有责任保证每一个公民享有获得基本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权利。
经典话语:
通过制定一些必须的法规,国家负责监督福利部门运作的合法性。国家必须建立适合的团体机构来行使对福利部门及其众多分支部门的监管。国家应该保证公民存放在保险机构和养老基金中的所有储蓄的安全。
不能寻求解脱政府对福利部门的责任,必须在政府制定的规则下进行,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共同监督。政府也必须向那些不可避免需要这样做的地方提供经济资源。
原则6:透明性
表述:居民必须明确国家提供的福利服务与对此进行融资的税负之间的联系。改革必须先通过公开的、公众知晓的讨论然后再进行实施。政治家和政治党派必须宣布其福利部门政策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融资。
经典话语“
居民并清楚他们作为纳税人一般要承担福利国家服务成本,尤其是国家出资的卫生部门成本。
在数十年来一直被灌输医疗保险是保费思想的国家,财政幻觉尤其明显,世界各地对税收和国家支出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含糊和扭曲的。
一旦居民了解确定是纳税人支付所有的国家服务,并能正确地评估支付规模,对分散化改革的抵制将迅速瓦解。
原则7:改革方案的时间要求
表述:必须留出时间,让福利部门的新机构得到发展,让公众学会适应。
经典话语:
反对不惜任何代价强行对福利部门进行最快速改革的做法。
原则8:和谐增长
表述:在用于直接促进快速增长的投资资源与用于经营和发展福利部门的资源之间保持和谐的比例。
经典话语:
赞同维持福利部门现状的那些人总是忽视克服目前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家长制和安抚公众愿望的推动下,国家承担了比其经济水平所提供的资源要多的义务。
原则9:可持续融资
表述:国家预算必须有能力履行国家义务而提供持续融资。
经典话语:
虽然财务约束似乎毋需证明,但是一旦违反该原则,许多国家将被迫终止提供福利待遇。
必须将增加税收和消减福利开支两者的不利影响进行权衡。
福利国家的捍卫者以引人注目的言语正确地描述了处于贫困和困境中的人的苦难,但他们过于忽视协调的经济比例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