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林墉的画

(2007-02-23 07:22:35)
                          我与林墉的画
 
     我和林墉大师认识也有十年了。那时我还是办公室主任。我们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危难”关头认识的。那年,也是林墉大师说的“大难”的时候,我的同学、儿童医院的曾其毅院长说林墉要找你。这时候,我出差在香港。谁都知道,这么急要找我,一定是与医疗有关的。就这样我和林墉大师夫妇就认识了。我与林墉大师和苏华大师的认识的故事要留着以后慢慢述说。
 
我与林墉的画
 
    这是林墉大师赠的画,这幅画可以是绝世仅有的几张之一,到底有多少张,我不知道。这画的特点是表现了林墉大师绘画史“罹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转折点,画,代表一个时期,字,又代表了另外一个时期。大家可以欣赏。
 
    我到过林墉大师的家,他的家简直是一个博物馆。林墉的画室和会客厅摆挂的不是画和字,而是到处摆着挂着收藏的古旧木雕,大都是明清时代的,也有外国的。他戏说,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废物”。但他也说民间有好多旧东西,都很有味道。旧物品记录着过去的时光,有厚重的岁月感,他很珍惜自己的收藏,珍重过去的历史。
 
    林墉,广东潮州市,65岁了。他是文革那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获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画人物写生精选》等。林墉有精湛的功底,艺术上的“金本位”储存得充实,所以他运用起技巧来有时显得过于阔绰和懒散。同行大师们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作品时而细致时而简练,蕴藏着一个严肃的态度;有时却又玩世不恭到了荒唐地步,有时信手点缀,寥寥数笔白地满片;有时大气磅礴,水墨淋漓,不经意,不负责,不关心,却仿佛处处留意,精心。
 
     我不会评论字画,对林墉大师的画更没有资格评论,但是我知道林墉大师是多才多艺的,他最自认为骄傲的不是画,而是诗歌散文。有空我可以登陆一些与大家共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