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于蓝副省长在2007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纲

(2007-01-22 08:48:41)
     雷于蓝副省长在2007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纲

  [盘点]

  一年来,我省卫生工作的成绩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亿元,从2006年起对全省14个欠发达地级市及恩平市的每个行政村卫生站每年补贴1万元;安排5.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全省筹资标准人均达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6000元以上,县、镇覆盖面达到100%,全省合作医疗补偿金额达16亿元。我省2007年度参合率达83.62%,提前一年实现原定80%的目标。同时,我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帮扶力度,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服务管理能力、人才队伍素质等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规划,大力扶持发展。目前,全省共有社区卫生机构174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3个,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强。

  三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三年投入15亿元,各地投入100多亿元,新建或改造一批疾病控制、医疗救治机构,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装备。

  四是中医药强省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形势]

  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基本卫生服务。要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每村一个卫生站、一名医生”建设计划,落实好财政补贴政策,切实规范农村卫生站建设。要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是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2007起,省财政每年新增投入5.67亿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按编制每人每年1.2万元补贴年度经费。各级政府要把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

  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着力将社区卫生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模式。

  三是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坚持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保障稳定的经费投入。

  四是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投资结构,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和标准。加大医院院长的管理责任,维护公益性质。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坚决撤销不适当的经济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维护医疗安全。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严格医疗服务规范。规范服务行为,严格纪律约束,改善服务质量,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二)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全省参合率提高到83.62%,但与江苏(92%)、浙江(86.9%)等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筹资水平、报销标准也不算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今后的工作任务依然很重。从今年开始,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从人均25元提高到35元,使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60元以上。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是各级财政的共同责任。全省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门诊补偿制度,引导群众到卫生站就医。全省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要提高到1万元以上,并通过实行分档筹资,逐步达到3万元的保障水平。要加强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服务费用的监管,注重推广适宜医疗技术,采用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力争建立符合我省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体制,使农民“大病有保险、小病有补贴”。

  (三)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今年,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基层的能力。力争中医药强省建设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确保]
 
  一是强化责任,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认真帮助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有的政府换届后分管领导和卫生局长有所变动,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熟悉了解情况。要加强工作责任考核,一级抓一级,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协调配合,进一步形成合力。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履行并强化卫生事业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发展改革、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发展卫生事业。

  三是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各级政府要强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职责,建立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

  四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诚信为患者服务的良好风尚,加强医患沟通,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