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梨花体”诗歌的采访拾遗

(2006-10-24 07:01:26)
分类: 波子诗词
            关于“梨花体”诗歌的采访拾遗
 
    昨天的采访的其中一个内容是问我对“梨花体”诗歌有什么看法,我真的一时没有准备,也不知道“梨花体”诗歌是一种什么体裁的诗歌。今天看了“快乐如我”的帖子,他说“桥”的诗歌越看越像“梨花体”诗歌,此时,我初步明白,这是白话诗。
 
    据查,这段时期,在网络上关于诗人赵丽华诗歌引起网民的争论,引发到在其他媒体上的争论,其中不乏诗坛名人“口诛笔伐”。按“观察家”们分析,真正争议的话语权控制在普通网友手中。他们不但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更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成立“梨花教”,称作者为“诗坛芙蓉”。而“梨花体”诗歌语言,一时在网上“肆意”蔓延。
 
    到底“梨花体”诗歌孰是孰非呢?我不是专家,不好说。在采访的时候,我也回避了这个话题。现在,我个人初步的感觉是,这也是人的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虽然自由度很大,语感大于诗感,但容易写和读,也比“文章”容易理会,还是有一定的存在空间的,持任其发展和完善的态度可能现实些,也许经过“磨练”和“进化”会形成自己独特体裁的诗歌体。当初白话文出现的时候也引起很多的非议,现在不也成为我们主流文体了。有的专家称这样的白话体“诗歌”不是诗歌,是诗歌语言,我想暂时这样的命名也许恰当些。对于一些过于“语言”化的诗歌,我想读者心中是有“一杆称”的,百花齐放嘛!哈哈,说得不好,见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