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卫生改革初探
山东潍坊市的卫生改革从取消"官本位"入手,推行院长聘任制、院长任期制、院长年薪制、院长年度考评制,积极推行院长职业化管理,这有利于改变过去以"官位高低"作为评判医院院长价值的标准,也有利于改变医院院长以"官位"作为谋求私利或以更高官位作为目标追求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管理体制。
山东潍坊市卫生改革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使医院的责、权、利得到保证。公立医院取消行政级别,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受政府和国资部门的委托,代行资产所有者、代表出资人职能,对医院有管理团队任免考评奖惩权、收支知情权、经营监督权和发展决策权。这种做法使出资人的地位明确,资产所有人不再缺位,有利于医院体现和实现出资人的目标。卫生局拥有监督权,特别是通过实行总会计师委派制,加强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管理和监督。总会计师受市卫生局委托监管国有资产,同时在院长领导下参与医院财务管理,督促医院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南京大学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研究培训中心主任黄晓光说,当然,卫生局将所有权与监督权合并,是管办一家,这是对地市级及以下卫生管理体制的一种探索,有利于减少管理摩擦和官僚主义,使管理公立医院更为有效。公立医院的经营者——院长,有了医院的用人权、分配权和经营权等经营管理权。医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工资总额制、岗位工资制。将用人、分配和管理等属于经营管理的权利落实到位,促进医院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黄晓光认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二个:
一是调动医院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二是要解决群众看病问题,特别是致力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如何使两者结合起来,目前是一个难题,潍坊市的卫生改革使两者的结合成为可能。在实行医院院长聘任制中,卫生局明确规定了聘用者经营管理的目标、资产的保值增值、门诊住院业务增长等指标,同时制定药占比和费用控制指标,控制不合理卫生费用的上升。这种做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缓解了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有数据表明,自改革以来,我国医院出现了"一升一降"两种趋势,即医院业务增长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病人支出的费用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潍坊市市属7所公立医院今年1月4月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27.6%,出院病人数同比增长13.1%,住院手术例数同比增长9%而每门诊人次收费、每床日收费和每出院病人费用分别同比下降23%、5.7%和9.2%。
"不破不立",潍坊市通过破除医院行政级别,院长告别官本位,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政府和医院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体现社会效益第一、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这种改革值得提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