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最有价值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

(2006-08-02 21:44:00)
分类: 波子杂谈
   今天会议多,7点起床,查看了留言,匆匆回复了几则就去开会了。今天的会议是第九次省港联席会议,黄华华省长和曾荫权行政长官参加了,具体的内容大家在报纸也看到了,不在这里述说。
 
    这个会还没有开完,办公室小卢的电话响了,“廖厅,接省府通知今天下午叫分管厅领导去省三防开会。”没有办法,这会也很重要。省政府很重视,“预防为主”嘛!据说碧利斯对广东的威力比邻省大,但邻省的损失比广东大,除了一些特殊原因之外这可能如重视的程度有关。今年广东真的不幸,台风连绵,据说今年有几十个台风正在酝酿,现在仅仅来了6个。在艾云尼走了,碧利斯来了;碧利斯走了,格美来了,格美刚刚走,派比安又要来了,两位省领导亲临会议做了1,2,3,4,5点指示。我是三防指挥部成员不得怠慢,否则要就地免职的。我会还没有开完就马上给我的领导报告,同时要求沿海6个县、市卫生部门做好准备。据说这样的台风造成的人身死亡至少死40人!
 
    会开完了,也将近18点了,几个EMBA的同学约去打球,我没有办法参加,因为家的电脑坏了,今天的“作业”还没有写,必须一修好电脑,二完成作业!
 
    还顺利,电脑“修”好了。在清理旧文挡的时候,我发现一篇我曾经为医院院报写的一篇评论员文章,读起来也很有意思,恰好我昨天和“听海”网友也聊了类似的话题,现在挂出来让大家批评。
 
             医院最有价值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
                    院报评论员(2003年某月)
    
    “医院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技术而是精神”这是我院终身主任罗征祥教授在他从医50周年学术会的一番感慨。我们知道,省医在人们的感官上有四大:大医疗,大收入,大财产,大群体。但是我们有没有从医院文化的角度去深入剖析一个组织最宝贵的东西?有没有一种精神能够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我们的“大医疗,大收入,大财产”是省医人50多年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累起来的。每个省医人都是为追求大事业才进来的,一种朴素的理想指导着我们:我们要干的不是个人发财,满足于一点小事,而是要干一番大事业,才能与省医的形象相匹配。省医能给大家的是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和舞台,只想混口饭吃的人绝对不适合在省医这样的舞台。

     省医创业之初涌现出陈之白,禢湘耀,查树兰,罗征祥,孙家诊等一大批老专家,他们为了省医的崛起贡献了他们的才智和年华,靠的是一种拼搏和奉献精神。罗老说得好,代沟可以有,但精神是没有代沟的!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壮大,这种精神是否发扬光大呢?省医能到今天,依靠一种什么力量继续支撑她的发展和生存呢?很值得我们去总结。

     清华大学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教育之本;培正学校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都是以“至善至正”为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

     “大群体”是由省医各个部门的所有个人组成,结成密不可分的组织,一个大家庭则是力求使每个人都要把医院当作自己的家,必须形成一种合力。

     企业之所以这么强调企业文化,也就是希望企业文化能够起到抵御不良风气对企业机体的侵蚀,通过这些把企业办得更长久,使企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也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企业留下来的文化。
 
   [请读者不要以为我在为省医院买广告,我是就一个组织而言,要说明的一个道理:医院文化是需要沉积的,是买不回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