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
【sorry.如果给您带来伤害,希望您忘记,并向您致以十二万分的歉意】
很沮丧.生活中会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大实话,给人带去不愉快自己却浑圆不知.
没曾想,用笔同人交谈,有"时间"为我把关,仍会出晕招,犯致命错误.
这正印证了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古训.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同您愉快地交谈,本来我很想了解象您这样一个非常难得的"务实"院长,在调到一个相对"务虚"的岗位上,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和工作重点,如何续写您正进行的新作(看您的著作,非常务实,对医院工作有很深入的调研,写出的东西对医院确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想了解您在新的岗位上,您还经常回省医调研或到其它医院调研等.
但我知道,我应该上来向您--我很尊敬的一位网友真诚地说一声SORRY,道一句拜拜.
衷心祝愿您忘记所有的不愉快,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迈向辉煌.
【我的回复】
您好!
我带着遗憾和悲愤提前从欧洲回来,一打开邮箱(本可以在欧洲查邮,但我带的是CDMA,欧洲没有网络,酒店又收费,真不如中国大陆),读了你的邮件,我的心恢复到平静。你是不知道,心情平静之前除了欧洲的余波,回来又平添了另外新的不平静,有工作的,也有感情的,也许以后我有时间可以与你“交代”。
“务虚”的工作,如果用务实的思维方式去务实,确实是带来周围人物的很多不理解,甚至是认为违反“常规”(事实是常规的扭转)。有记者是这样评价我的:同行一直为您的气度所折服,对您赞不绝口,是一位很特别的政府领导,非常愿意与您交流。说实在话,我是不会做官,对吗?我书中的话语一般说来是情理之中,正是这样,凡看过的都觉得很容易读。
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写书的同样是这样: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用意,不然是不会去写书的。这些认识在您这篇文章中已经说得非常明了。目前,也有一种现象。由于我的书得到好评,一些“用书”人也通过赠书来“亵渎”我的书,当然,我是愿意他们通过这种赠送的手段来传达我的理念,也乐意为他们签名盖章,通过这样让大家都明白当前我们医院最缺少的是什么?
我的书之所以被列为“继续教育项目用书”是编辑人为本书所“折服”,主动提出为我申请。但是正如你说的,得到书的人是否都在读呢?或“废物”利用,转送其他需要的人呢?
但愿天下人人都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我的回复】
您好!
前一篇:谁染枫林醉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