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之我见 [原]
(2006-02-21 11:18:26)
处方点评见于报章也许是南海中医院首次披露并作为滥开药和降低药费解决看病贵的一个有效手段,这种做法得到卫生部和我厅的推崇。其实,这是一个医疗质量管理的范畴。
2004年9月《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除了医疗机构名称、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等项目内容一样都不能少外,还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使用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另外,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在这之前,很多医院对处方的管理都有针对自己的存在的问题使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没有电脑联网时,医院通过处方的抽查来检查处方的质量,检查有没有违反处方管理办法,有没有违反药品的配伍禁忌,字迹潦草否?随着信息化建设,处方管理更加科学和“为所欲为”了,或者为对药品更加得心应手和有效了。主要的监督部门就是医院的药学部。当然这种手段也应用到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中去了。
问题是这种手段是否可以和如何持久地进行下去?有的报纸也提出“左手难以监督右手”,认为难免出现内部共同利益的问题。其实这可以分两方面去认识。一是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通过点评分析医生的诊断和用药的水平;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整顿行风的手段,通过电脑数据分析,了解某一种药的合理使用曲线。
如何持之以恒?我觉得一是领导重视,切实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二是充分发挥电脑网络的作用。电脑网络可以减少大量人力和物力,可以在医院的内部网自我检查和纪律部门监督。比如,医生可以在网上查一下自己用药情况,对某一种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排位;纪律部门可以查某种药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情况马上组织调查,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真正关心我们的医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