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南极.罗布淖尔 |
他们从83号营地回望大湖罗布淖尔
此图为斯文赫定所画
去新罗布泊
终于确定了方位,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没头没脑了。他们现在离西北方的阿布都热衣木兄弟居住的辛格尔大约有一百四十一公里,离南南西方的米兰大约有一百九十二公里,离东南东的敦煌四百约二十公里,离东北的哈密则有三百七十六公里。在这块相当于英格兰与苏格兰面积总和的荒漠上,现在就只有他们这些人。
他们朝北北西方向驶去。傍晚在一座雅丹顶上扎营,雅丹顶不大,除了西南面有一个斜坡外,其它几面距帐篷二三米便是陡峭的悬崖,因此,他们在夜间行动需要格外地小心。这是他们的80号营地,他们将从这里向罗布泊进发。
赫定博士做为团长,很惦记汽车队究竟是路过这里向东去了,还是已经返回到70号营地。他决定派三名船工明天步行去北北西的山脚下看一下。他吩咐:如若车还没回来,就在路上插一面红白信号旗,放一个空罐头盒,里面装上赫定和父亲的信,告诉他们船队从罗布泊回来时将会在楼兰正东十公里处的水面等他们。
五月十日,父亲和赫定各乘一辆独木舟向北北东方向划去,他们想去看看能否找到一九三一年父亲和霍涅尔的106号营地。父亲手持罗盘与当年绘制的地图,时刻纠正着方向,他们穿行于土黄色雅丹与暗红色的迈塞之间,心情非常好。
穿过茂密的红柳与芦苇丛,船靠岸了。在一个迈塞边,父亲很快地找到了他的106号营地,旧地重游使父亲特别高兴,他发现这里春天的景色比当年的冬天美多了。他帮助赫定兴冲冲地爬上了那个迈塞,画了一幅全景素描图。这一天,他们返回营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而那三名探路的船工直到午夜才返回,从他们掌握的情况看,汽车队已经向东边去了,但还没有折回来。父亲与赫定很担心他们车坏了修不好,或者断了水,在这可怕的荒漠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后来他们才知道,汽车当时根本没有开到这里,而是三天后才经过的,他们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五月十三日才到达60泉,并且在同一天返回了70号大本营,汽油也用完了。事实证明去敦煌实在是遥不可及的、无法完成的任务,原来,船工们说看见过轮胎印,那纯粹是彻头彻尾的鬼话。赫定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这几个胆大妄为的“骗子”,并说工资不能照原样给他们!那三个说慌的家伙灰溜溜地躺在篝火边一言不发。
现在他们再也不能依靠其他的探险小组和附近的零星牧民了,因为他们所在的位置方圆二十万平方公里内根本没有其他人!这片荒野相当于半个瑞典大!父亲和赫定是完全孤独的行走者。他们知道,一切只能靠自己。
孤独的行走者雄心不减,决定以80号营地做大本营,向大湖罗布淖尔进发。
出发之前,赫定派人给贝格曼送信,要求小车在他们二十三日返回时等在80号营地。
狂风又开始忽啸起来,连续刮了整整三天,使他们无法启程。第四天又下起了雨。终于,第五天,天晴了,他们钻出帐篷,欣赏着三角洲的美丽风景,并远远地望见湖北面的土垠堡垒依然如故。
船队穿过了越来越密的苇丛,河道渐渐变宽,芦苇渐渐稀少,一望无际的水面中有一只孤独的雅丹耸立着。天黑了,一轮新月升了起来,撒下微弱的光。水太浅,他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在坚硬的盐碱滩登陆。这里没有一根树枝、一棵草,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块平地宿营,他们将船上的甲板拿来烧火做饭。
五月十六日,清晨,他们走出帐篷,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独特的景象,令他们惊喜万分——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罗布泊已经在眼前了!那个大湖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父亲他们清楚地看到孔雀河三角洲的主河道就在营地附近注入了他们昼思夜想的罗布淖尔。在经过二十八天(五百五十公里)的航行后,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罗布泊的入河口。
他们非常兴奋,因为到目前为止,除霍涅尔外,没有第二位欧洲人来过这里,而父亲则是来到罗布泊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他们决定把帐篷和贾贵留在82号营地,轻装启航。他们的计划是沿湖的东岸向南绕湖一周。由于过去父亲和霍涅尔来过,他们知道湖岸是一片泥泞的缓坡,船是根本无法靠岸的,而如果在湖中央遇到了风暴,他们准备到时候把三条船绑在一起,在船上过夜。
中午时分风小了,轻舟划过水面,船底轻轻擦过湖底向东驶去。这是一片从来没人来过的水域,静静的,死一般地沉寂,空旷的镜子般的水面上孤零零地倒映着他们的几只船,东南面颤抖的空气中出现了海市蜃楼——一群奔跑着的牛羊。
他们朝北北西方向驶去。傍晚在一座雅丹顶上扎营,雅丹顶不大,除了西南面有一个斜坡外,其它几面距帐篷二三米便是陡峭的悬崖,因此,他们在夜间行动需要格外地小心。这是他们的80号营地,他们将从这里向罗布泊进发。
赫定博士做为团长,很惦记汽车队究竟是路过这里向东去了,还是已经返回到70号营地。他决定派三名船工明天步行去北北西的山脚下看一下。他吩咐:如若车还没回来,就在路上插一面红白信号旗,放一个空罐头盒,里面装上赫定和父亲的信,告诉他们船队从罗布泊回来时将会在楼兰正东十公里处的水面等他们。
五月十日,父亲和赫定各乘一辆独木舟向北北东方向划去,他们想去看看能否找到一九三一年父亲和霍涅尔的106号营地。父亲手持罗盘与当年绘制的地图,时刻纠正着方向,他们穿行于土黄色雅丹与暗红色的迈塞之间,心情非常好。
穿过茂密的红柳与芦苇丛,船靠岸了。在一个迈塞边,父亲很快地找到了他的106号营地,旧地重游使父亲特别高兴,他发现这里春天的景色比当年的冬天美多了。他帮助赫定兴冲冲地爬上了那个迈塞,画了一幅全景素描图。这一天,他们返回营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而那三名探路的船工直到午夜才返回,从他们掌握的情况看,汽车队已经向东边去了,但还没有折回来。父亲与赫定很担心他们车坏了修不好,或者断了水,在这可怕的荒漠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后来他们才知道,汽车当时根本没有开到这里,而是三天后才经过的,他们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五月十三日才到达60泉,并且在同一天返回了70号大本营,汽油也用完了。事实证明去敦煌实在是遥不可及的、无法完成的任务,原来,船工们说看见过轮胎印,那纯粹是彻头彻尾的鬼话。赫定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这几个胆大妄为的“骗子”,并说工资不能照原样给他们!那三个说慌的家伙灰溜溜地躺在篝火边一言不发。
现在他们再也不能依靠其他的探险小组和附近的零星牧民了,因为他们所在的位置方圆二十万平方公里内根本没有其他人!这片荒野相当于半个瑞典大!父亲和赫定是完全孤独的行走者。他们知道,一切只能靠自己。
孤独的行走者雄心不减,决定以80号营地做大本营,向大湖罗布淖尔进发。
出发之前,赫定派人给贝格曼送信,要求小车在他们二十三日返回时等在80号营地。
狂风又开始忽啸起来,连续刮了整整三天,使他们无法启程。第四天又下起了雨。终于,第五天,天晴了,他们钻出帐篷,欣赏着三角洲的美丽风景,并远远地望见湖北面的土垠堡垒依然如故。
船队穿过了越来越密的苇丛,河道渐渐变宽,芦苇渐渐稀少,一望无际的水面中有一只孤独的雅丹耸立着。天黑了,一轮新月升了起来,撒下微弱的光。水太浅,他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在坚硬的盐碱滩登陆。这里没有一根树枝、一棵草,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块平地宿营,他们将船上的甲板拿来烧火做饭。
五月十六日,清晨,他们走出帐篷,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独特的景象,令他们惊喜万分——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罗布泊已经在眼前了!那个大湖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父亲他们清楚地看到孔雀河三角洲的主河道就在营地附近注入了他们昼思夜想的罗布淖尔。在经过二十八天(五百五十公里)的航行后,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罗布泊的入河口。
他们非常兴奋,因为到目前为止,除霍涅尔外,没有第二位欧洲人来过这里,而父亲则是来到罗布泊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他们决定把帐篷和贾贵留在82号营地,轻装启航。他们的计划是沿湖的东岸向南绕湖一周。由于过去父亲和霍涅尔来过,他们知道湖岸是一片泥泞的缓坡,船是根本无法靠岸的,而如果在湖中央遇到了风暴,他们准备到时候把三条船绑在一起,在船上过夜。
中午时分风小了,轻舟划过水面,船底轻轻擦过湖底向东驶去。这是一片从来没人来过的水域,静静的,死一般地沉寂,空旷的镜子般的水面上孤零零地倒映着他们的几只船,东南面颤抖的空气中出现了海市蜃楼——一群奔跑着的牛羊。
太阳即将西沉,浩淼的大湖一下子变得五光十色,湖水闪烁着就象洒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宝石,此情此景犹如仙境,父亲望得发了呆,他已经忘记自己在那里,更不知道他的船又搁了浅。
巴别丁 (Babeddin)用鱼叉抓住了一条大头鱼,有一米来长,他得意极了。
巴别丁 (Babeddin)用鱼叉抓住了一条大头鱼,有一米来长,他得意极了。
这些鱼在太阳底下睡得正香呢,自从河水北返后十三年来,从来没有人打搅过他们!这是些稀有的古鱼种,呆头呆脑的,这回可是受了大大的惊吓,开始拼命地逃。湖水只有二十厘米深,那些鱼露出直立的背鳍在浅水中艰难地游着,在水里跑过去抓它们或举起浆来将它们击昏,简直太容易了,他们一共扑捉了四条,最小的一条都有九十厘米长。
夜晚,他们找到了一片三十厘米深的水域,登上了寸草不生、有着坚硬盐碱地的微型小岛,船工们在地上用六块木板为赫定和父亲搭了床。晚餐他们吃了烤鱼。
夜晚,他们找到了一片三十厘米深的水域,登上了寸草不生、有着坚硬盐碱地的微型小岛,船工们在地上用六块木板为赫定和父亲搭了床。晚餐他们吃了烤鱼。

五月十七日清晨,父亲和赫定各乘一条小舟,分别由巴别丁和阿里(Ali)撑船,向西驶去,他们想探一探西面的水域,看看能不能从西面往南走。可是勘察的结果是:西边与东边一样浅,而且船又搁浅了。他们只得暂时停下来在原地测量、拍照。就是在这时,父亲拍下了那张著名的赫定博士泛舟罗布泊的照片。
前一天,他还为船工们拍了抱大头鱼的照片和推船的照片,可是父亲就是没给自己拍一张照片。千辛万苦到达了千年移回的罗布淖尔,却没有给自己留下珍贵的纪念,由此可以看出父亲谦虚内敛的人品。
他们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又派出工役往南面寻找深一些的水路,可是没有结果。水太浅了,远远望去,那些人好像在水面散着步。父亲开始采集湖底的沉积物,并进行分析。他发现湖底共分为五层,第一层是半厘米至十七厘米的淡黄色淤泥,第二层是黑色有臭味的腐烂物质,第三层含砂粒,第四层是混杂泥层,再下面是极厚极坚固的盐碱层。
父亲又研究了湖水的含盐量,发现原本含盐量极高的罗布泊湖水,现在在湖泊北部,水已经变淡了,含盐量大约只有百分之零点三,几乎没什么咸味了,显然那是由于孔达利亚河水大量流入的缘故。
三天来,父亲和赫定博士做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不得不放弃去罗布泊南部的计划,因为那片水域最深处也只有七厘米,绝大部分水面已经与湖底平齐,他们不无遗憾地想,如果在秋季旺水期来该有多好,到那时湖里航行的条件就会好得多,那样他们就会越过隆起的障碍,顺利地驶到南部去。
在离开82号营地去罗布泊前,父亲在露天放置了一个盛满了水的水罐,待他们回来时,五十一小时过去了,碗里的水已经蒸发掉二点七九厘米,看来在夏日强烈的蒸发下,盐湖正迅速缩小,再拖下去,从水路他们恐怕回不去了。
他们决定立即北返。
强劲的东北风还在刮,刮过雅丹、刮过罗布泊微波涟漪的湖面……他们频频回望,不舍离去。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最早泛舟新罗布淖尔的人,而且对这个北返的大湖进行了仔细的勘测。他们一点也不遗憾。
他们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又派出工役往南面寻找深一些的水路,可是没有结果。水太浅了,远远望去,那些人好像在水面散着步。父亲开始采集湖底的沉积物,并进行分析。他发现湖底共分为五层,第一层是半厘米至十七厘米的淡黄色淤泥,第二层是黑色有臭味的腐烂物质,第三层含砂粒,第四层是混杂泥层,再下面是极厚极坚固的盐碱层。
父亲又研究了湖水的含盐量,发现原本含盐量极高的罗布泊湖水,现在在湖泊北部,水已经变淡了,含盐量大约只有百分之零点三,几乎没什么咸味了,显然那是由于孔达利亚河水大量流入的缘故。
三天来,父亲和赫定博士做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不得不放弃去罗布泊南部的计划,因为那片水域最深处也只有七厘米,绝大部分水面已经与湖底平齐,他们不无遗憾地想,如果在秋季旺水期来该有多好,到那时湖里航行的条件就会好得多,那样他们就会越过隆起的障碍,顺利地驶到南部去。
在离开82号营地去罗布泊前,父亲在露天放置了一个盛满了水的水罐,待他们回来时,五十一小时过去了,碗里的水已经蒸发掉二点七九厘米,看来在夏日强烈的蒸发下,盐湖正迅速缩小,再拖下去,从水路他们恐怕回不去了。
他们决定立即北返。
强劲的东北风还在刮,刮过雅丹、刮过罗布泊微波涟漪的湖面……他们频频回望,不舍离去。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最早泛舟新罗布淖尔的人,而且对这个北返的大湖进行了仔细的勘测。他们一点也不遗憾。
此贴所有图片为陈宗器摄于1934年
前一篇:拜望80岁老翻译家汤博文先生
后一篇:[zt]关于我国的美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