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向有水的罗布泊(12)

(2006-07-01 12:18:32)
分类: 南极.罗布淖尔

走向有水的罗布泊(12)远远看去雅丹像城堡  霍涅尔摄

 

沿着玄奘和马可波罗的路

 

这是一条远在一千年前玄奘走过的路,也是六百多年前马可波罗走过的路,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和赫定博士也来过这里。不过这一次,父亲和霍涅尔的任务不一样,他们是地学家,他们的任务是真正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考察。

他们向西北再走三十公里,来到戈壁的边缘,在这里他们看到了积水,名叫碱泉子,但是味道很苦不能饮用。右侧,有一条叉路向西北偏北方向插去,是通往哈密的。他们沿着左侧走,渐渐折向正西,来到了玉门关。他们看见数十座烽火台和长城的遗迹一直向西边延伸过去。这些古代战时的要塞,在后来他们到达榆树泉时又一次看到,可见汉唐时期长城并不只修至嘉峪关,也不只到玉门关,而是更远,不过这些城墙现在已经风化得只有一米来高了。

在榆树泉,他们看见了几乎干枯了的疏勒河(Sulo-ho)。有二十几棵矮小的榆树沿河生长,还有些杂草。这里少量的河水是滞留的,水不流动因此味道很苦,连骆驼也不愿一尝。从这里向西,一直走到楼兰的东部,就再也没见过烽火台。父亲想,大概这一段自古以来就没有守卫,原因是太荒凉了,连敌人也难以“光顾”。

再走二十七公里后,他们进入了一个大的迈塞群,前后有十五公里的路程。他们饶有兴味地穿行于成群的小岛般的迈塞中,那些酷似大象、轮船、人形的雕塑般的一个个迈塞给他们单调的沙漠旅行带来了欢乐。这些小山一样平顶的土台,是一种风蚀地貌,远远看去它们就象一座座城池,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是一些天然的土垒。父亲知道地理界将这些二十米左右高的土台称之为“迈塞” ,而将另一种一两米高的土台叫做“雅丹” (Yardang)。

迈塞的高度原本是与戈壁相同并与戈壁连成一片的。这里原来是古代地中海的海底,海水干枯以后,它们被长年累月的烈风切削,成了深深的壕沟,形成现在的样子。由于这里常年猛烈沙风主要来自东北方,因此被切削的土垒全部呈东北向西南走向。父亲发现有的土墩被风吹得只剩下几平方米宽窄了,而高度却没有变,看上去煞是有趣。

穿行于变幻奇崛的雅丹、迈塞,可不能只顾得欣赏美景,因为这一地带狼很多,它们盯上了那些跟在驼队后面的肥美的羊已经好几天了。一开始他们藏躲在雅丹群间时隐时现;渐渐地他们不再藏躲;这几天它们的胆子似乎越发大了起来,就是在大白天它们也敢堂而皇之地跟在距羊群仅一两米的地方,负责保护羊群的工役甚至可以清楚地看见它们的那双迫不及待的饥饿的眼睛,于是急忙举枪向它们射去。

父亲给后面加派了岗哨,特别提醒他们绝不能有掉队的羊,因为他看过杰克·伦敦书中有关狼的描述,知道狼的群体精神很强而且很聪明、有耐心,它们往往在长时间的等待后,突然对体弱掉队的羊发起进攻,看来眼下这群狼采取的就是这种战术。

晚上,霍涅尔吩咐升起了篝火,加派了岗哨。睡梦中他们听见荒野里彻夜回荡着狼此起彼伏的长长的哀鸣……漫长的夜终于过去了,狼没有得逞。这天,他们离开了雅丹区域向沙漠走去,把狼群甩在了后面。

他们经过向西南和南面孔塔格荒原伸张的、汉代称之为三陇沙的沙漠,这些沙漠高达十二至十八米,极为狭长。父亲他们从沙漠最窄处通过,然后经过居卢仓、五颗树(只见枯木、已无树木),沿孔塔格荒原边缘西行。向北望去可以看见一座低矮的小山,路面变得平坦起来,周围出现红柳与芦苇。又过了一个极小的山口,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少了。

当他们绕过阳塔苦渡(Yantak-kuduk)的小山以北,发现自己进入了牧草渐稀、绝无残雪的内陆荒原时,气候也已变成了完全是内陆荒原的感觉。他们看到原来那里本有一口井,但是里面的水已经腐臭了,而且含硫的成分过重,金属餐具放进去,全都变成黑色。这些水是完全不能喝的。

他们想起前不久在五棵树也曾打过井,水质比现在好,但是由于泥土层中水流不畅,要收集那些水速度极慢,所以他们放弃了那口井。现在他们发现没有新的水源补充,仅仅靠离开绿洲时带来的那些冰,用他们喂骆驼,是完全不够的。

他们深深地懊悔起来。

本来离开敦煌的时候,那里是有很多水的,当时为什么不想着多带一些呢?!之前路上还有些积雪,怎么就没想着收集起来呢?!水,谁都知道这是荒漠考察中最最重要的问题,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估计不足!现在,他们惟一的办法只能是派仆人们把地面上仅有的一点点雪收集起来,装在袋子里。可是这点水还不够他们一晚上喝茶水用的呢!

他们当机立断,决定派仆人东返二十公里去收集雪。总算收集了八袋子的雪,装了三大驮。他们觉着如果节约一点够坚持一段的。当然这些雪要先紧着人喝,他们完全不敢想象,仅仅靠这点雪,以后的日子那些骆驼将怎么活下去。

他们又出发了,一气走了九天也没见着一个人。到了第十天,他们意识到驼队已经到了新疆省的地界,到了当地政府不允许进入的地方了。虽然他们有中央出具的通行许可证,可现在是在真正有权的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内,父亲和霍涅尔很怕边境上有军人劝他们回去。

忽然,走在前面的班彻和郎看见了对面来了两个人,那两个人自己骑着两峰骆驼,还带着两峰骆驼,快步地向这边跑来。这是两个蒙古人。

考察队队员和蒙古人都很高兴能在这么荒僻的地方碰面。驼队的头儿班彻急切地向蒙古人打听着前面的信息,蒙古人有许多赶路的经验,很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原来蒙古人一周前还碰到过维吾尔人,然后他们就进入既没有水又没有人的地区了,不过他们是这一地区常来常往的十分耐得干渴的人,加上他们骑得很快,只用了一周他们就穿过了无人区。父亲他们心里暗暗地想,此后我们恐怕得几个月才会碰上人了。

道路又开始分叉,向西南的大路通往若羌(Charkhliq)的丝绸之路南道,道路的左边是沙丘延绵一望无际的孔塔格荒原。在这里,父亲他们离开了折向西南的大道转向西北.从此,他们离开了马可波罗的路,开始踏上了一条没有路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