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5.《绵阳日报》1月15日西蜀副刊:漫步青片河畔

(2017-01-15 09:52:15)
标签:

绵阳日报

西蜀副刊

散文

青片河

分类: 散文随笔

195.《绵阳日报》1月15日西蜀副刊:漫步青片河畔
195.《绵阳日报》1月15日西蜀副刊:漫步青片河畔


风景·行吟

漫步青片河畔

                                                                   □ 罗瑜权

 

    淌在岷山深处的青片河,是涪江上游的一条小河,由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的上五河和正河组成,两条河流在青片乡境内汇合,故称青片河。青片河在禹里场镇同白草河汇合后,称为通口河。后注入北川湔江,再入涪江,青片河也便是我们母亲河的源头之一。

    青片河是条河,也是一个地名,与早年一家大型的国有林场“青片河林业局”有关。在青片河通往西窝羌寨的路上,至今还保留着青片河林业局数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红砖楼房。

    在青片河,我喜欢在暖阳下沿着流淌的溪水慢慢行走,喜欢站在堆满柴火、挂满苞谷的羌寨下,静静地观远雪山,看日出日落,都是一片静寂的金黄,没有雾霾,没有喧嚣的噪音。山涧峡谷徐徐吹过微风,令人舒适和惬意。

    已过“大雪”节气进入深冬,青片河的暮色来得晚,不像都市,还没到六点夜幕就降临,天渐渐地黑了,人们总在夜色中匆匆归家。在青片河,远方的山顶还能看到金黄的阳光,还能看到灰蓝的天空。天色,越来越暗,到了黄昏,山腰升起的雾气笼罩着羌山,朦朦胧胧,暮色中的青片河恍如仙境。我曾经在多年前看到过好友、摄影家李贫拍摄的一组青片河照片,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峡谷幽深,水流湍急,是一个人们向往生活的地方。

    青片河两岸聚居着古老的羌族,寨子依山而建,人们生活在山间,羌族又被称为是“云朵上的民族”。

    羌家人是喜欢喝酒的,这可能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关。羌族聚居区,地处高山,日照长,降雨量小,农作物以苞谷为主。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岩层结构,山泉多为岩间浸出水,水质甘甜可口,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酿酒,羌人们就用自己种出来的高山玉米和山泉水作原料,通过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调味等环节,酿造出了原汁原味的玉米原浆,称之为苞谷酒。

    在北川最有名的苞谷酒要数青片河畔马槽乡的马槽酒,据传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苞谷酒是纯天然的粮食酒,没有任何勾兑添加成分,喝一口醇香浓郁,回味悠长,甘甜绵软,齿颊留香。常饮马槽酒,可以祛风散寒,治病消毒,活血化瘀,特别是羌乡百姓在婚丧嫁娶或劳作丰收庆典时,马槽酒必不可少,全寨子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围坐在篝火旁,把酒唱歌,翩翩起舞。

    我曾经到过“马槽酒坊”,那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旁边的一个四合院内,从陈旧的设施上可以看出这座酒坊的历史,门外的窗口户上还挂着一个沾满灰尘的木算盘,院内的房门上还贴着与酿酒有关的对联,文字模糊。生产作坊不大,只有几百个平方米,房内有两个大锅并列排着,大锅旁边的地上晒满了苞谷,几个阳刚十足的粗糙、壮实、雄悍男人,赤裸上身,淌着大汗,把满满的一大簸箕苞谷抱起来倒入大锅中,看着他们在热气腾腾的酒坊里辛勤劳作,也仿佛看到他们在喝酒时耿直地喝下一海碗自己酿制的烧酒,痛快,酣畅,豪爽。

    羌族人能歌善舞,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羌族歌声原始古朴,羌族舞蹈豪迈粗犷,羌人喝酒豪爽耿直。在羌家喝酒不用酒杯,都用碗喝。一到吃饭时间,在灯笼和金灿灿苞谷的羌家吊脚楼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大碗大碗地喝酒,大块大块地吃肉。在西窝羌寨,北川羌歌非遗传承人梁元斌在席间,给我们唱了羌家地道的《敬酒歌》:“清幽幽的咂酒咧,依呀依索咧……”随着一阵欢快的歌声响起,身披羊皮褂的羌族汉子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都聚集院坝内,围着篝火,合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萨朗。

传承人的声音浑厚雄壮、旋律悠扬、情感细腻、表现力丰富,表达对客人到来的欢迎和离别时眷恋之情,将一方山水的自然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山歌绕着羌寨,赢得满堂喝彩。

 

                          (原载2017年1月15日《绵阳日报》西蜀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