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第十二届全运会14个赛区的300余名颁奖礼仪志愿者,从训练营正式毕业,再有30天,她们的身影将出现在全运各个赛区的每一个赛场。
7月22日,开营的那一天,女孩们说,她们希望从这里了解到作为一名全运会颁奖礼仪志愿者“什么是坚持、什么是高标准、什么是历练。”如今,走出训练营的她们还有更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怎样做一个由内而外气质优雅的人。
全国知名的高级礼仪培训师吕艳芝告诉记者,有了如此丰厚的收获,这些女孩将在辽宁全运会上大放异彩!
我们懂得了
坚持带来自信
昨天,吕艳芝和她的伙伴——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林莉副院长、韶关大学的李兵老师以及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刘筏筏,与女孩们挥手告别,返回各自城市。而当摄影记者为四位导师拍照的时候,很多女孩都拿起手机“保存”下四位老师的身影,女孩们纷纷上前与老师拥抱,姑娘们的泪水表达了她们的谢意,老师的眼泪中尽是快乐的回忆。
在10天的培训中,四位专家连同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的礼仪老师,对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杨柳青告诉记者:“每天上课之前,林莉老师都会让我们练习‘站墙’15分钟,刚开始我们觉得太痛苦了,但慢慢的,我们就懂得了,这对于挺拔身姿太有效啦!”
四位礼仪专家还特别编排了一套礼仪操,在一曲专为志愿者而写的“我是明星”配乐中,女孩们精神振奋,通过做操,她们记住了所有规范礼仪动作。
我们懂得了
高标准带来成功
吕艳芝告诉记者:“最初,她们中有的人上课迟到,听课时玩手机,现在我们每堂课都可以提前开始,能够有今天的提升,说明她们从思想认识上提高了。”炎炎夏日,每天上课,四位礼仪专家都会穿着套装,正是她们优雅的仪态、得体的谈吐,让这些20岁左右的女孩深深感染,渴望去成为导师这般优雅的人。
昨天,记者看到,即便是坐下这一简单动作,志愿者们都透露出规范的动作,不再随意一坐,她们改掉了晃动腿、摆弄头发这些小动作,吕艳芝说:“在全运赛场,作为颁奖礼仪,坐着或站着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被观众看到,而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一遍遍地重复。”姑娘们在这10天高强度的训练中,不仅具备了一名颁奖礼仪志愿者的高水平能力,培养出的优雅气质对她们来讲,终身受益。”
林莉老师所讲授的“应急突发事件处理”课程,让志愿者们懂得了在颁奖仪式中,如果赛场突然停电、如果同伴突然晕倒、如果鞋跟突然断掉这些情况发生时,她们应当如何应对。吕艳芝说:“老师和300余名志愿者共同努力,相信这套流程将深刻在她们心中。”
昨天,培训营正式落幕,300余名志愿者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离开了。沈阳师范大学的李莹说:“训练营改掉了我们身上的小毛病,无论在站姿、蹲姿和走姿方面,我们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颁奖礼仪训练方面,单项、团体流程,我们都牢牢记在心,因为每天我们不仅在课堂中学习,每天也都利用私下时间在寝室练习,每个人都不想拖后腿,大家在一起互相督促成长。”
邱楠是鲁迅美术学院大一的学生,“我们实在太喜欢这些礼仪老师,上课时,她们很严格,私下里总是笑着帮助我们,现在,我连坐在地上休息都特别注意挺直腰板,其实这并不是很累,而且看起来非常淑女,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吕艳芝、林莉、李兵和刘筏筏动情地说:“这10天里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的记忆里都是快乐的回忆,都是姑娘们的笑脸。”昨天,四位老师已经返回了各自的城市,不过,在辽宁全运会期间,“我们将会在远方通过电视转播,验收我们的成果。”而生活在大连的刘筏筏,将会到大连赛区“现场考核”颁奖礼仪志愿者的表现。
本报记者 丁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