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是一种态度,白沙古镇的美要住下来慢慢品味

标签:
旅游美景时尚图片 |
分类: 我的摄影与游记/七彩神州 |

在云南丽江白沙古镇,有一个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有一位奇女子,她有32顶款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帽子和各种民族风连衣裙。每天早晨,她都会换一顶与前一天颜色不同的帽子戴上,并穿上和帽子颜色相匹配的裙子。她对美的理解和态度,让我对白沙古镇的美有了新的认识。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心动不如行动
重游丽江古城时,我对丽江壁画(也称白沙壁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壁画集汉、藏、纳西族文化于一体,记载了藏传佛教、儒教、道教等生活故事,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是丹巴文化的象征。
据云南省文物工作队1962年的调查报告记载,丽江壁画当时有200多幅,分布于漾西之万德宫、大研镇皈依堂等十余处。现仅存50多幅,分布在束河大觉宫、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中。
据说,这些壁画是从明初就开始绘制的,先后用了300多年才得以完成。还有人说,这些壁画是用动物的血画成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我想亲自去看看。
在观看了束河古镇大觉宫现存的壁画后,我觉得挺令人震撼的,就决定再到白沙古镇的白沙壁画博物馆去看看,因为那里现存的壁画更多,保存得也更完好。

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拎上照相,坐上6路公交车,前往白沙古镇。汽车到达古镇后,我跳下车直奔白沙壁画博物馆而去,走到门前一看,却傻了眼,博物馆大门紧闭,售票处窗口未开,这是什么情况?在门口守了一会儿,见有人进出,忙问道,我可以进去参观吗?那人道,不可以,闭馆了,里边的展厅正修整呢。
那什么时候能开门呢?他说,不确定,怎么也得个把月以后吧。你可以下次再来。
我好失望哦。要知道,我可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看不到白沙壁画,可惜了。
偶遇“世外桃源”
据说,白沙古镇是最原生态的纳西古村落,那就先去镇上的老街看看吧,我沿着老街一直往前走,走马观花地看了街边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建筑。有些建筑还保留着木制结构。
街道上游人很少,和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相比,这里要安静许多。街道两边的居民,自顾自地干着自己的活儿,店里也没有人大声招揽顾客。走着走着,心情就平静下来了。也放慢了脚步。

不经意间,忽然发现一个庭院的大门里边,开了一树的玫瑰。走进去看了一眼,树上的玫瑰,有些开得很恣意,有些则含苞欲放,充满了生机,顿时心情大好。抬眼望去,发现庭院很大,庭院外边还有一条小溪,隔着小溪,可以望见远处的玉龙雪山。庭院内的建筑延续了古镇其他院落的风格,高高的木楼上,挂着红红的灯笼。院子里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丛中,零散地长着一些蔬菜:几棵大葱、几支莴笋,还有一些生菜!院子中央,有两个小池塘,池塘中有小鱼儿摇头摆尾在游。一只猫咪迈着模特步大摇大摆地从我身边走了过去。好美呀!我不由自主地举起了相机。
真没想到,在远离闹市的白沙古镇,还有这么安静美丽的地方,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让人有一种想要留下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冲动。

这时,一个头戴一顶蓝色小檐礼帽,身穿蓝色碎花民族风连衣裙的女人,从屋里婷婷地走了出来,她说,你好!欢迎你!有什么可以帮到你?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家民宿。太好了。我说,我可以在这里住一晚吗?她说,没问题啊!可以住的,白沙古镇的美,要住下来才能慢慢品味。
是这样吗?我问。她点了点头,并告诉我说,除了白沙壁画,古镇上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需要我耐心地去发现。就连从她家木楼的阳台上,都能看到玉龙雪山呢。明天一早你足不出户就能拍到雪山日出了。她说。
哦,太棒了!我喜欢!
发现新大陆
再次回到老街,心情也不一样了。我很快发现了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外国人正鱼贯而入,进去参观,我抬头一看,是白沙锦绣艺术院,才猛然想起,这里也曾是远近闻名的刺绣之乡呢!就走了进去。
里边,有几位纳西姑娘和中年妇女正在埋头伏案刺绣,她们穿针引线,手法娴熟,犹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不禁让人感叹,纳西传统手工刺绣后继有人啊!想当年,在木氏家族鼎盛时期,刺绣之风盛行,纳西族的女人们,个个都是刺绣高手,可惜后来这门手艺逐渐衰落了。幸好,现在还有这些民间刺绣高手对这门传统手艺不离不弃,当地也成立了刺绣学院,供喜欢刺绣的人前来免费学习。刺绣传承教室里,有许多从各地慕名前来的小姑娘在绣着简单的图案。也许将来从他们当中能产生手工刺绣大师,也说不准。
展厅中,图案精美,绣法缜密,色泽艳丽,充满民族特色的刺绣作品,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在我前边进去参观的是德国人,他们是专程到这里来采风的。我逐一看了所有作品,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古镇最繁华的地方,当属四方街,从那里可以看到玉龙雪山。四方街的牌楼上,挂着一块写有“世界文化遗产纳西古王国之都——白沙”的牌匾。牌楼两侧,坐着一些纳凉的纳西老人。牌楼对面的街道上,有许多小店,有小型超市,小吃店,还有扎染店、服装店等。但游人不多。傍晚时分,大多数人经过一天的游览,都陆续离开了小镇。
入夜,街灯昏黄,街道两边木屋的屋檐下摆动的锦旗,人车走过四方街时时投在地上的长长身影,牌楼下边人们小声交谈的话语声,还有街边小店冒出的袅袅炊烟,都让人恍惚回到了过去。

过去,这里曾是纳西族的古都,是丽江木氏土司政权的起源地。据传,早在唐朝时期,南诏王将玉龙雪山封为“北岳”的时候,木氏一族的先祖就在当地修建了白沙街。后来,白沙成为丽江政治、文化、贸易的中心。想必那时的四方街,天天都是车水马龙的样子吧。
这种繁华的景象一直延续到明初木氏土司将府邸搬到大研镇后,丽江的政治文化贸易中心开始由白沙转移到了大研镇,也就是现在的丽江古城木府所在地。与此同时,木氏土司大建宫室,也在白沙建造了一批庙宇,其中就包括前边提到的琉璃殿、大宝积宫和大定阁。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重新定义美
第二天一早,我从大石桥拍完玉龙雪山的日出,回到住处,看到女主人正端坐在餐厅,画了精致的妆容,优雅地吃着早餐。令人惊讶的是,她戴了一顶和昨天款式一模一样的小檐礼帽,但不是蓝色,而是红色的!穿了一件和昨天款式一模一样但是红色的连衣裙!我好生奇怪,问,你有多少顶这样的帽子啊?她说,32顶。我吓了一跳,32顶?一模一样的帽子?她说,是的,只是款式相同而已,32顶的颜色是各不同的。我每天早晨会换一顶与前一天不同颜色的帽子戴上,并换一件和帽子颜色相匹配的裙子穿上。
我惊讶地长大了嘴巴:这餐厅里并没其他客人,你每天都打扮得这样精致,坐在堂前吃早餐?
是的。她说。我习惯了。不管有没有客人,我都会精心化妆,戴上礼帽,然后再来吃饭。我喜欢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要认真对待。
我立刻想起了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里郝思嘉的那句名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顿时有些感动。是啊,美丽应该是一种态度,也应该是一种习惯。无关乎别人的看法,也无关乎别人的评论。不管我们经历过什么,明天都是新的一天,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

就像这座古老的白沙古镇一样,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岁月,怎样的起伏,古镇都始终以它最初、最美的一面示人,从未改变;镇上的人们,也依然过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质朴生活。它的美,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可以认同它,也可以不认同;你可以喜欢它,也可以不喜欢。你可以去看它,也可以不去。但你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忽视它的过去,更不能忽视它的明天。
这让我对白沙古镇的美,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岁月静好,即是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e7e9c0102yi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