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学生玩转寒假“身心总动员”(103)

(2011-01-21 07:20:06)
标签:

高考

高三

教学

随笔

教育

教师

杨章伟

手心空间

分类: 壹。高中全程指导
文/杨章伟 
  如何过好自己这个寒假,对高考冲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寒假是高考前最为宝贵的“自主时间”,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自主时间”对于提升高 三复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年的毕业生在寒假的“自主时间”利用上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凡是“自主时间”利用好的,第二学期的冲刺复习后劲就足,信心也就越来越足,如果能够把最后的四个月抓得好抓得牢,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奇迹。
  学生调理。
  调理身心。正是学生利用宝贵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调整,经历近半年的全身心学习,不免有疲惫感和枯燥感。可以借用寒 假期间,调理身体,调理心理,消除疲劳,一方面为下学期作一些精力上的储备,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在高考体检环节中不出大问题。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和机 会,晚饭前后和父母散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又增进了沟通和交流。只有规律生活的学生才坚持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说明生活不规律早餐尽量吃 纤维、维生素、钙、糖多的食物
  时间安排。假期里的时间相对比较宽松和自由,尽量好地安排好一天的时间,但英语不通丢,因既休息好,但要保证足够 的学习时间,特别是英语不能丢。节假期间走亲访友,还是应该提醒父母及家人,能够给你创造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安排好适当的学习计划,体验成就感,排除学 习干扰因素,如电脑、电视、手机等干扰学习乐趣的因素。每天晚饭前后和父母散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又增进了沟通。
  反思得失。认真总结近几次月考的得失,特别是近期考试的得失,写上几条,努力在以后的考试中克服。重新审视自己的 学习方法、复习策略。基本概念要重视理科不是多做题就能分数上去的科目,基本概念掌握牢固最重要。解题先质后量大,量解题可以放到寒假以后。就算解一道题 也要把问题的全部概念理解清楚,彻底解决。最后阶段每道题都能把握出题者的意图才能达到高分境界。
  查漏补缺。通过反思,给自己的薄弱章节和弱势科目充电,争取与同学一直解决。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死抠 或置之不理,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吧!要看书、也要动笔练习。做个整理本,整理自己做错的题、常翻看,扫除漏洞。每日坚持听力练习,听的题材要广泛, 要多练习各种口音的听力材料,增强高考听力时的适应能力。时间完全由你支配,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复习。如果物理是拉后腿的学科,你就可以利用 这个时间来系统弥补物理的不足;如果你的基本概念不牢,知识体系不完整,你就可以系统地对各科进行查漏补缺。
  查找资料。查找一些高考相关的政策,高校的分布,大学的概况,专业的动向,根据自己的特长作出初步的选择意向,也便于自己在高三冲刺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点燃燃烧的激情。
  时间分配。寒假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并不轻松,但考生应适当地放松,在假期里保持每天学习8~9个小时比较合适,查补自己在上个学期中的缺漏并且找出高考前最后一个学期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考生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对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当地进行一些调整,如读书、看电视、出游,与同学进行交流、聚会或上网等。
  懂得放松。放假期间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补足睡眠。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缺乏睡眠比缺乏食物对人的危害还大。睡眠不但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对人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其它事项。注意聚会饮食和出行交通安全;可以提前办理高校报到入学必要的证件,如身份证、团员证等;不要与已经上大学的同学过多交往,因为寒假是大一同学实现梦想后的第一个享受期,而我们是正在追寻梦想的关键期,生活节奏、话题、热点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家长行动。
  对高三学生来说,这个寒假主要的任务是休整———包括精神和心理上的休整。因为在学校读书时,每天的教学课程、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的,一个学期下来弦 绷得很紧,应该放松一下,要有张有弛,假期里不要有太大的学习压力。高三学生要从心理上有意识地调整放松,放飞心情。要有意识地到同学、亲戚、朋友处走 走,到城里、乡下走走,趁这段时间看看报刊、电视。看电视要有所选择,娱乐节目虽然也能达到放松心情的效果,但更应该看一些新闻或专题、谈话类节目,包括科技频道中许多新科技的介绍。这些节目看后能让自己多了解社会,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更充实,对高考会有很实际的作用。除了通过媒体了解社会外,同学们还可亲身体验中国的民俗文化和社会万象,了解、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寒假中,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学习,认为6月份就要高考,要利用假期把学习抓一抓,所以老想着催促孩子学习。孩子不想学时,你老去催他,他会很被动地答 应,但多半只是在混时间,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他认为假期中主题还是休整,再兼顾学习。如何兼顾?家长要通过谈心交流,让孩子自己制订过寒假的计划。计 划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哪几天用来学习,一天中安排在哪个时间段学,学习内容是什么,把计划交给家长,家长要鼓励孩子完成订好的计划,负责督促提醒他们。 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按计划执行,家长心里踏实,孩子也会学得有效率。
  另一方面,趁这个假期,父母要和子女多沟通多交流。因为平时家长自己工作忙,孩子学习也紧张,加上平时住校,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多。在假期中,家人一起 出去玩玩,一路上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以及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通过交谈,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以缓解孩子的各种压力。
  寒假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拾遗补缺,家长不要把他的时间都安排掉。孩子真的会进步和提高,是自己想学、要学,有学习主动性;孩子如没有这样的要求,你硬要他做这做那,那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如孩子自己要求补课,想通过补课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则另当别论。总之,要让孩子学得主动些,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寒假里要避免的一些问题。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沉迷于上网打游戏、上网聊天,家长要加以引导,完全靠禁是禁不了的。孩子如和自己的同学、朋友偶尔聊天,这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应该允许,但和某些不知底细的人聊天,对方的言谈可以不负责任,这样对孩子就不一定有好处。最好能让孩子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以锻炼他们的体能,增强体质。放假在家,对孩子的安全要监护好,如交通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要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有,不要所有家务都不让孩子沾手。做 家务不仅能调节心理、放松心情,也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和孩子一起干家务,还能增进和子女的关系和感情,也是互相沟通的一种好方式。

  专家指点
  避免“考试焦虑”
  心理学上讲的“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解决“不安”的办法是家长应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接受现实。
  要学会接纳孩子
  家长要接纳孩子,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不好”的一面。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