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高二未努力,高三还有希望吗?(87)

(2010-07-31 08:20:54)
标签:

教育随笔

校园生活

高考策略

高三复习

方法指导

手心空间

杨章伟

分类: 壹。高中全程指导
  ◎ 杨章伟
  昨天收到一高三家长纸条:我家孩子在高一、高二没太用心,所以成绩一般。现在他的学习劲头很足,每天都是早6晚10的在学校,这个暑假基本没有假期了。他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怎样把成绩撵上去?这个时候,时间的安排太重要了!

  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样把成绩撵上去?”这不仅是家长关注的问题,更是那些高一高二未曾努力的学生本人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正式回复严严的问题之前,先说说我的学生。应该这样理解,高中三年,都能一直处于“全神贯注”状态的学生,是很了不起的。如果有,也不是多数,他们或多或少地中途开了小差。所以,大多学生的精力,在高一高二时都不完全在状态。高一适应期较长,高二散漫期也不短。很多孩子在老师家长眼里很乖很聪明,为什么成绩上不去,是因为精力不全在学业上。一旦他们自己想学了,你会感觉到那种力量的强大。
  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高中第二、三学期让他们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有“曾经疯玩过、曾经辉煌过”的历史。这样他们才会甘心情愿地在第四学期,提前一个学期进入高三状态。我可以这样说,我班上的学生,比别人早100天进入高三,而且自己还甘心情愿。

  说这些是想告诉严严,很多孩子都是“没有太用心,所以成绩一般般。”而孩子的老师兼班主任“来得的早,走的更晚”,感召并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沉静下来,潜心做事。只要是认真做,方法对了,也能够将成绩撵上去,特向你的孩子提醒如下几点:

  一是力求保证课堂效益。高三一轮复习必须紧跟课本,紧跟老师,特别要向课堂要效益。你可以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你可以有自己的资料和内容,但你上课必须和老师保持一致。因为你可以理解那些概念和方法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弥补曾经没有努力而造成的“无数漏洞”和建造的“空中楼阁”。
  二是对知识要心中有数。高三一轮复习是对高中各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重新整理一遍,哪些学科知识有问题?哪些章节内容不熟悉?那些方法和技能没有掌握?自己要清楚,如果自己真不知道,可以先看看上一届的《考试大纲》。一定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哪种程度?”
  三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上面所说的事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体现智慧。在学习上,课堂时间一定要交给老师,跟随大部队的步伐前进。自习和课余时间不能仅仅是完成作业,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独立的安排,比如消化课堂内容,钻研复习资料,做一些前几年的高考真题等等。时间安排固然重要,更想看到你的行动。
  四是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听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了,不一定全对;全对了,不一定合理。这就是对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练习,去发现问题,去研究问题解决的途径,更深入地研究问题本身,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你觉得:越来越想学,越来越好学。更要对每次考试出现的错误认真对待,寻找问题的本源在哪儿,达到彻底解决的目的。
  五是对困难有充分估计。毕竟曾经没有认真,毕竟还欠一些知识,所以要有一个长期奋斗的准备。别希望一努力就可以看到效果,就可以提高分数提高名次,就可以将别人撵上并超过,你要相信别人也没有闲着,你想相信别人并不比你笨多少。一旦认真学习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很多问题,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不学习的理由有百条,想读书的理由只有一条。所以你要在自己开始行动前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就为这个理由去奋斗,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要放弃。特别是在努力很久还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其实高三就是在考验谁沉得住气!
  六善于向父母老师求助。你要知道父母是爱你的,老师是想帮你的。尽管他们有点唠叨,还有点厌烦,但他们是你实现梦想的不可忽视的辅助力量和无尽资源。高三有很多情感、情绪、心态、压力等问题,要及时排解垃圾情绪,让自己保持一个快乐的心境最重要。

  只要做好上述几点,我相信你的孩子会有收获的,在我带过的学生中,有无数个“追击”并“超越”成功的例子。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不要无端地指责和埋怨。即使心里再急,可能一句:“别急,我们慢慢来!”更能够体现你的爱和爱心。毕竟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
  要孩子智慧起来,这需要很长时间,应该用足够的耐性等着、陪着你们变得成熟,变得智慧。就像一棵老杏树,昨天刚“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今天就“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他日会“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有朝一日肯定就“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了。
  这就是过程,在过程在期待,在过程享受。愿天下孩子们健康成长!
  

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勿擅自转发引用

本博客作品采用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更多阅读请点击专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