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叁。数学教学随笔 |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诠释了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设计数学教学的观念.1、数学教与学应是以数学知识为平台、以数学思维为内涵、以数学文化为外延;2、数学课程应是以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为线索设计和展开的,教师对课程的驾驭应以数学思维为支点;3、教师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的形态为切入口;4、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么学?。将普及大众数学,以及将大众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是师生更新对数学的认识、强化数学应用的一次崭新机会。归纳起来,《标准》有如下的特点。
一、把“现实数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现实数学”这早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共识。这次改革把“现实数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项教学内容,主张“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强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二、把“数学化”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问题。”
三、把“再创造”作为数学教育的一条原则。主张变“教师灌输、学生模仿”为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认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模式。“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模式,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问题解决”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问题解决”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教学模式,带有根本性改革意义。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模式,是从《标准》中体现出来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五、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明确得出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构成新的数学课程基本框架,有意识地渗透集合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想和化归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六、把“数学活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方面。《标准》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现代数学教学观出发,“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