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古诗词鉴赏阐释
(2025-01-19 16:34:24)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古诗词鉴赏 |
《忆秦娥》古诗词鉴赏阐释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上阕直接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故事从夜半梦醒而开始,起始如同神来之笔。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娥,笔者参阅了这首词下面的注释:秦娥是古代秦国的女子浓郁。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这里指秦地的女子。十分喜欢“箫声咽”这三个字,简单的三个字充分营造了悲伤的氛围,悲凉的萧声,已经熟睡的秦娥突然从梦中惊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心有牵挂,所以会从梦中惊醒。每个人都有过半夜从梦中惊醒的时刻,梦断的那一刻何尝不是心最痛的时刻!这首词的上一句和下一句用了重复,增强了韵律感。重复的“秦楼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梦醒时分,一轮明月照上秦楼。梦醒时分,已无法再睡,也许便与明月相伴漫漫长夜。“年年柳色,霸陵伤别。”这八个字把秦娥的独角戏转到了群像。灞陵笔者参阅了这首词后面的注释:在金陕西省西安市东面,附近有一座灞桥,桥边柳树很多,送别的人在这里折下柳枝以示惜别。生离与死别,人间两大离别,自古便是诗词吟咏的主题。
上阕的时间是春天,下阕的时间转换到秋天,“清秋节”三个字再次奠定了悲伤的底色。从春天到秋天,一直是“音尘绝”,音信全无的亲人和爱人,这个秋天只能是凄凉冷冽的。这样的情境,乐游原和汉朝陵墓的好景致也蒙上了凄凉的面纱。最喜最后一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远行的亲人音信全无,西风本已无限凄凉,更何况日落西山,夕阳残照,再加上象征死亡和无望的陵阙!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天涯游子的凄凉和伤怀。可是“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却是凄凉,伤怀和一种隐晦的绝望。问世间,哪种悲伤无望可与之并提!
2025-1-2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