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摘抄自《得到》APP。
预告|关系,就是一切
你在,所以我存在。
关系04|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1.
看见,就是爱。所以,婴儿最初都在寻求妈妈的看见,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还可以看到,他们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
2. 当从来没有被看见时,你的一些感受,就像不存在一样;
3.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心理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平滑的镜子;
4. 艾瑞克森催眠流派有两个“看见”别人的技巧:和对方同频呼吸,简单回应对方的感受。
关系05|你真能保守住一个秘密吗?
1.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额需求。人们渴望感受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
2. 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彻底保守秘密,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
一切都来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关系06|心灵感应与深度同频
1.
深度的心灵感应,意味着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的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对于心灵感应,有一种解释是:时空是因为物质而生,而精神是可以超越是空的。
2.
没有固着在“期待着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这种需求上的朋友,在婴儿期,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养育者,或者妈妈,或者其他执行母亲功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婴儿的信号,基于婴儿还可以的照料。
3.
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灌注”,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的回应婴儿。就相当于婴儿这一刻的呼声被听到了,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甚至是存在感。这种及时回应是一个极大的礼物,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
4.
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是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这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回应以感受,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而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觉到了爱;在这种时刻,自我的壳好像被打破了,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链接,而“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样。有了这种感觉发生,也才叫爱吧。当爱发生时,自我就可以被放下了。所以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关系07|全神贯注时,感应就会发生
1.心中没有孩子,或者心中没有住着谁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去和孩子、和他人建立心心相映的关系,办法就是,全神贯注地去和一个人在一起。
2.全神贯注,和“你在,所以我存在”是一个意思。当你全神贯注地带着爱关注着我时,我也就感觉到了你的存在,同时我觉得我也存在了。然后,我的心神就可以安宁了。
3.不仅仅是婴儿需要母亲的全神贯注,实际上,任何关系中,如果两个人之见能有全神贯注的状态,就可能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