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访青庐(一个去大理之三)

(2016-03-29 16:22:18)
标签:

梦想

青庐

雅妤

遇见

赵青

分类: 东游西走

     


                                                                   造访青庐

   
                                                 雅妤

 

我终于要写到青庐了。在青庐的经历才是这篇游记的重点,之前写的五千字都是为写青庐而做的铺垫。

那天下午,我结束骑行后回到客栈,靠在阳台的榻榻米上,睡着了。所幸头脑中还有一根弦,十分钟后我就醒了。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半,可以出发去青庐了。出门前照了照镜子,觉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但已经没有时间洗头了,便把下午买的那个花环戴在头上。

玉几岛很小,从我住的客栈往上走,不到十分钟就可到达青庐。我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先绕着青庐走了一圈。下午在南诏岛远眺太阳宫和青庐,对这两座仿佛从石头里长出里的建筑充满好奇。现在走近看,这两座大宅是沿着岛岸而建,与周围的礁石林木融为一体,掩映在繁花绿叶之中。两座宅子近在咫尺,中间隔着一棵百年大青树。站在大青树下,临海听风,妙不可言。心想,到底还是艺术家比政治家幸福,这样的美宅,唯有艺术家能心安理得地拥有。


青庐的大门很低调,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青庐”二字,提字者为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我进入青庐并不顺利,推开玻璃门,一个穿白族衣服的大姐问我是否要入住,得知我只是想进来喝一杯酸奶时,她说现在已经不接待非入住客人了。我说自己是慕名而来,想参观一下青庐。这时一个青年男子走出来说,青庐招待非入住客人是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半,现在已经快六点,时间已过,恕不接待。男子扎着马尾辫,面容清秀,我不知道他的身份,但看他脸上的表情透着桀骜,不太好说话的样子,便还是央求白族大姐,说自己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双廊,久慕青庐的大名,不想留下遗憾。白族大姐被我说心软了,嘱咐我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其他客人,我点头答应后,她递给我一双绣花布鞋让我进去。听到大姐答应我进来,男子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进了房间。我换好鞋,对大姐说,我想去看落日,大姐便领我上楼。

如果说一楼的光线还有些昏暗的话,二楼便明亮多了。阳光从落地玻璃照进来,把青庐照得像一座宫殿。繁花图案的地毯,飘逸的布幔,颜色艳丽的靠垫;古木茶几椅子,形态各异的石雕,青绿茂盛的植物,青砖或橙砖砌成的墙上挂着古朴夸张的饰品······这是一座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宅子。

二楼外有一个玻璃和钢架构建的长廊,走进去,我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惊。对大姐说,我就坐在这里吧。大姐给我端来一杯酸奶一碟瓜子和一碟花生,收了我100元钱后退去。

玻璃长廊是一个悬空露台,这是青庐最值得称赞的设计,亦可说是青庐的灵魂之所在,没有了这个长廊,青庐便只是一座普通的宅子。长廊上摆着几把古木制成躺椅,躺在椅上,可尽情欣赏苍山洱海的美丽。那一天黄昏,不知为何,居然没有其他客人来到玻璃长廊,我一个人坐在长廊古色古香的椅子上,静待太阳落下苍山。

我的头顶是清澈蔚蓝的天空,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湖水,眼前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天空的云朵不断变幻着形状,时而像绵羊,时而像猛兽;太阳的光辉折射到水面时如撒下碎金,水波微漾,金光闪闪。我喝着酸奶,吃着花生,独自享受眼前的美景。

时间似乎变慢了。苍穹之下,眼前的一切仿佛静止了。

我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时刻。独自对着苍山洱海冥想。思绪如闪电,前尘往事呼啸而至。我闭上眼,往事像一部被按了快进键的录像带飞快闪现,闪过的镜头变成漩涡在脑海中转动,随着闪过的镜头越来越多,转动得也越来越快······渐渐地旋转的速度开始变慢,越来越慢。我调整呼吸,把心放平。有一瞬间我感到自己进入了浑然无我的状态,与天地世界灵犀相通。一股热流从头顶开始,流淌到全身的每个细胞,犹如福泽遍洒大地。

阳光变成一道道光柱,射在我的额头上,猩红的眼皮在不停的跳动。我睁开眼睛,感觉那些往事随着光飞走了,夕阳的余晖静静地照耀在山脉上。


刚才的感觉过于强烈,我还没有完全回过神。这是我第一次感觉灵魂出窍,灵魂(或者说是一种意识)脱离肉身,从高空俯视自己。那一刻我感到一切的过往已如流水,没有遗憾,没有悔恨。藏在心里的罪恶感在阳光下融化。

人生之旅,漫长多艰,谁都活得不容易。怜悯他人,就是怜悯自己。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接受自己的真实面目,尝试着去清理心灵。不忧不惧。不贪不嗔。相信冥冥中的神灵会眷顾自己,即使你曾经犯错,仍给你指明方向。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虽然渺小如微尘,但亦是这宏大、美好世界中的一员。

 这是我刚才得到的启示。

 

 我看着夕阳下的苍山洱海,心想,美好的生活是什么呢?就是经常能拥有刚才那样的时刻吧。

这时,我听到身后有人说话。通往玻璃长廊的走廊上有一张大床,是给希望躺在床上欣赏落日和星空的人准备的。我进来的时候,床上没有人,现在来了一对男女在拍照。女孩穿着白裙子,外披一件大披肩,头上戴着白色花环,站在床上摆pose,为她拍照的男子打扮奇特,袭一身黑袍,头上戴着黑帽。因为距离很近,他俩的对话清晰地传到我耳里。女孩说,赵老师长得好英俊哦,你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赵老师”?难道这个黑衣男子便是青庐的主人赵青吗?我吃了一惊,回头看了他们一会。

拍完照,女孩离开了,黑衣男子还在。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请问您是赵青老师吗?黑衣男子微笑点头。我再问,是否能与他合个影。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让白族大姐过来帮我们拍照。


   赵青走后,我回到长廊的椅子上,用手机上网搜索他的资料。半小时后,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我初步拼接出他的人生轨迹。赵青,1969年出生,大理白族人。从北京“京华艺专”毕业后,曾跟随一批画家驻扎圆明园画家村,见识了各自热闹场面。23岁办完第一场画展,就从一个穷孩子立马翻身成了富人。24岁那年,有人送他一本佛经,阅后有所感悟,在北京开办第二次个人画展时,作品中便有许多用油画手法画的佛像和菩萨。第二年带着妻子回到大理隐居。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家乡双廊修建了这座城堡,取名“青庐”。赵青身上有三个著名标签:青庐的主人;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的设计师;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关门弟子。

我还扒出了他的妻子叫小排,青庐的经营主要是小排在管理。他们有个儿子叫福儿,福儿没有去正规学校上过学,一直由父母带在身边教养。

大姐过来收拾酸奶瓶和碟子,我才发现,瓶子里已经爬满了蚂蚁。我问大姐,平时赵青老师一家就住在这里吗?她回答,是的。他们一家平时就住在后院里。小排过几个月就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哦。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多大了?十五岁,就是你刚才进门时见到的那个。

啊!那个扎马尾辫的男子就是福儿?我吃了一惊。赵青博客上的头像就是福儿小时候的相片,我完全无法把刚才见到的男子与照片上那个笑得天真烂漫的孩子联系起来,他看上去已经是二十
+的青年,完全不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早熟吗?

太阳终于落下最后一抹余晖,天色暗了下来。青庐亮起了烛光。手机没电了,我决定离开。走过走廊,推开玻璃门,看到右边一间玻璃房里坐着一个人,正是青庐的主人赵青。

我站在门口,他抬头看见我,微笑地和我打招呼,并请我进去。我欣然入内,只见此屋三面环海,东面有一扶梯,估计这扶梯通往他们自家居住的后院,方便自家人出入。设计者的构思真是巧妙。

这是一间让人安静下来的屋子。布置这间屋子的人无疑有着极高的审美。屋子中央摆着一张古木方桌,两条长凳,两个烛台点着蜡烛。坐在屋里,可观三面风景。东面早上可看日出,西面傍晚可赏落日,南面的大青树终日枝繁叶茂,随风起舞。

拥有这样一间屋子是我的梦想,在这里读书、冥想、接待朋友该有多美。

在这间“梦想之屋”里,我和它的主人赵青先生有过短暂的对话。内容整理如下。

我:赵青先生,我是第一次来到双廊,久闻青庐的大名,今日得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青:客气了。您喜欢就好。

我:您的着装很特别,这身衣服和宗教有关系吗?

赵青:我是佛教徒,是居士。但这套衣服和宗教没有关系,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穿着。我其实是一个读书人。

我:能在这样一所美丽的房子里做一个读书人实在是太幸福了。您和家人平时就生活在青庐里吗?

赵青:是的。外面的人说我是什么画家,建筑设计师,其实我现在是一个珠宝设计师,我平时在家里设计珠宝。

我:我看到在青庐对面有一个珠宝店,里面都是您的作品吗?

赵青:对。

我:您的儿子也一直跟你们生活在这里,不去外面上学吗?

赵青:我儿子没必要去学校上学,他一直在家自学。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我:这是你们作为父母的选择。自己有能力教育孩子,让孩子不走寻常路。

赵青:是的。我们一家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复杂。

我:网上说青庐对入住客人很挑剔,不接待一年内重复入住的客人,还说青庐里没有电视,禁烟、酒、肉、喧哗、狂欢甚至手机。是这样吗?(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赵青手里正拿着手机)

赵青:网上的传言怎么能信?网上是个奇怪的世界,大家都不愿去求证,习惯以讹传讹。现在手机是生活必须品,如何能禁止客人用手机?而且我们也不吃素,在青庐是可以吃肉的。我对网络是抗拒的,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与我无关。我是个正常的人,没有网上有些人说的那么神,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坏。我就是我,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家人过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已。

交谈中能感觉到赵青是个有修为的人。待人谦和,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这种温润如玉的气质就是他说的“读书人”吧。

他在忙着用手机处理事务,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交谈,只是静静地坐着。烛台上的蜡烛在默默燃烧。屋外渔火点点。树影婆娑。

 

我没有告诉他刚才自己在玻璃长廊上冥想的感受。交浅不能言深。我仅表达了对他的羡慕。这个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千千万万,最终能实现梦想,过上理想生活的人如凤毛麟角。无论如何,赵青算是其中之一吧。

因为他的天分和努力,亦因为命运的眷顾,让他成为青庐的主人。

我起身告辞。他说今晚有紧急事务要处理,对未能好好招待我表示歉意,希望我第二天有空再来,他可以与我好好交谈。我说自己第二天就要离开双廊,以后有机会再来,争取在青庐住一晚。

他说,非常欢迎。

我向他道谢。为了他和他的青庐带给我的美好时光。

经过大堂,看到壁炉里点燃了木柴,傍晚见过的穿白裙戴花环的姑娘和一个青年男子坐在壁炉前的地毯上聊天。姑娘看见我,笑着挥挥手,算是道别吧。


虽然在大理的行程还有一天,第二天我去了喜洲,晚上在大理古城住了一夜。但去大理的游记已经可以结尾了。就用以下几段话作为《一个去大理》的结束语吧。

天地有大美。上苍从不吝惜呈现抚慰人心的风景。你若能静下心来,将自己与天地世界连接,便可聆听到上苍的启示。


世界从不缺乏美,只缺少坦然接受美的心灵。


一个人旅行并不孤独。或者说,好的旅行就应该是孤独的。一个人在旅途,人际关系简化到极致,你不再是别人的什么人,你只是你自己。没有人认识你,无论你是谁,经历过什么,都无人知晓。你是清白的,陌生的,所以也可以是完美的,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旅行和修行一样,都是为了向内心深处远游。背上背包出发,是为了归来时带回新的能量。


  
http://s14/mw690/001l9OeDgy70uHNPbNrbd&690                                            挂在青庐墙外的门牌 ,由南怀瑾先生提字



http://s14/mw690/001l9OeDgy70uHUvB812d&690                                 

                                                              青庐中的玻璃长廊


 

    



     http://s13/mw690/001l9OeDgy70uHZ7Ztabc&690

                                                我坐在此地静候夕阳落下苍山


                                                    与赵青先生在“梦想之屋”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