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生集体不让座老胡博客杂谈 |
分类: 随笔感悟 |
几名90后的中学生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这两天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指责的多,同情的少,话题直指道德问题,并为90后孩子们的将来忧心忡忡。我觉得,拿“90后中学生集体不让座是素质低下”说事儿,对90后的孩子们不公平。理由有三:
一是孩子们的确很累。学校为了升学率,家长为了望子成龙,使他们的课业不堪重负,一大早就要到校,晚自习要上到21时或22时,回到家还要复习功课到深夜。他们一年三百六十天没有休息日,节假日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他们被繁重的课业缠身,几乎没有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使他们成了学习机器,可以说,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上最为疲惫的一个群体。那么,当他们睡眼惺忪的背着一二十斤重的书包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找了个座位歇一歇,也是很难得的。别说他们不让座,假如他们都是站着,身强力壮的大人们,也该给他们让让座,让他们利用这点儿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才是。
二是学生没有必须给老人让座的义务。坐公交车,是花钱的,不是白坐的,每一个乘客都有坐着或站着的选择权利,让不让座,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能一看到孩子们不让座,就上纲上线,滥加指责,就说90后素质低下,缺乏教育,这不免有点强加于人。当然,学生不给老人让座,我并不赞成,让座毕竟是一种美德,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太绝对了,学生不让座,自有他不让座的道理,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缺少一点道德,但没有谴责的权利。何况,孩子们的确很累。换句话说,即使学生们的确道德上有些问题,也是成年人的责任,教育的缺失,不良的风气,应该是罪魁祸首。
三是老年人也该自重。公交车上的座位,谁该坐谁不该坐,依据的是先来后到,不是论资排辈。让座是美德,但美德是互动的。我们常常看到当有人给老年人主动让座时,老年人连个“谢谢”也没有,好像公交车上的座位就是专门为他准备的。更有甚者,见女青年不肯让座,就一屁股坐人家大腿上。这样“缺德”的老家伙,不给他让座,我看就对了。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应当尽量避开公交高峰期出行,倚老卖老,认为别人给你让座是理所当然的,有点不太讲理。切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这四个字里头,不但有一个“老”字,还有一个“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