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犀利哥拍成电影是文化悲哀

(2010-07-13 10:40:00)
标签:

犀利哥拍电影

文化悲哀

老胡

文化

分类: 随笔感悟

“犀利哥”要拍成电影了而且还是大投资、大导演、大牌演员。电影《犀利哥传奇》在南昌开机,杭州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年仅26岁的亿万富姐杨媚媚担任制片人,总投资7000万。剧情大概是:犀利哥的前妻出车祸身亡,伤心之余,神智不清地出走并在城市流浪,遇热心女相助双方产生感情,成网络红人后被星探看中去拍电影,并获金马影帝,然而犀利哥又与剧中女一号相恋,几经纠结犀利哥终于回到热心女身边。据称影片将是大悲大喜重现人间冷暖。


“犀利哥”拍成电影,无论是从犀利哥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现实角度出发,我都难以接受。流浪10多年的犀利哥被一位网友无意间拍下一张照片并被众多网友“改头换面”热炒,对犀利哥是一件好事,毕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犀利哥得以回家与亲人团聚,精神疾病也得以休养。本以为犀利哥可以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没想到影视大腕儿们又去折腾他,而且不惜重金。


印度电影《流浪者》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曾让我们几代人为之感慨。我们今天出了个犀利哥也暴露出现实的一种缺陷,拍《犀利哥传奇》用意何在?犀利哥成网络红人,是一个猎奇,犀利哥拍成电影,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能告诉我们什么?单从上述的大概剧情而言,无非又是一个猎奇,影视人一掷千金捣鼓出来的“猎奇”,它能超越《流浪者》吗?我看未必。


犀利哥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弱势群体中的一个,拍《犀利哥传奇》表面上看似乎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却有点滑稽。把一位农民工患精神疾病的故事拍成电影,可能对普及精神病学知识具有作用,如果以此作为拍电影的卖点,这是知识的极度匮乏,也是人性的悲哀,更是社会现实文化和浮躁风气的悲哀。所谓的目光犀利在精神病学中应该解释为心存警惕,奇装异服是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下降的标志,不和子女和家人联系是情感淡漠、情感活动出现障碍、大脑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这就是真实的犀利哥,无论怎么炒作拔高,犀利哥就是犀利哥。把犀利哥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不是一种认识和文化的悲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