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君安越韵老胡博客娱乐 |
分类: 视觉图片 |

三十年前在青岛当兵的时候,看过一次越剧电影《红楼梦》,感觉唱腔很美,就是有点听不太懂。这几天对越剧感兴趣,是因为博友阿莲传给我一首她自唱自录的越剧选段《算命》,反复地听,爱不释手。昨天,第一次造访我的博客的博友慕小言留言说我在一篇博文里贴的剧照是当今最红的越剧女小生王君安,并责怪我说:看到博主轻描淡写的说是“在网上随便搜的”感觉不怎么得劲。搜来王君安的《算命》视频,一看就迷上了。

越剧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仅次于京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女班或男女混合班,现多由女班来演。越剧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越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漠王子》取材于蒙古民间传说,是越剧尹派代表剧目。全剧共分四幕,1946年2月1日芳华越剧团首演于九星大戏院。该剧是芳华剧团正式建立后的第一出新戏也是越剧表现蒙古族题材的第一个剧目,全部用蒙古服装,以沙漠风光为背景,布景、灯光绚丽多彩。
故事讲述的是蒙古西萨部落年甫一岁的王子罗兰,因父王被反叛的酋长安达杀害,流亡沙漠。十余年后,罗兰邂逅沙龙酋长的公主伊丽,二人一见倾心,相约一年后重聚。一年后,罗兰赴约,知公主已被安达抢去,乃乔装入宫与公主相会。安达作妖术使王子双目失明。后王子得沙龙相助,起兵复国杀了安达。因思念公主,遂弃王位,乔装算命人抱古琴四处寻访。伊丽此时已留居霍逊酋长营中,一日闻琴,遂召进帐中,算命间认出王子,喜极而拥吻之,王子双目复明,二人团圆。
剧中“算命”一段唱,行腔自然,随着人物情绪的进展跌宕起伏,它从尺调腔的慢板开始,经缓中板再转为慢中板、快中板、这板、散板、慢中板,疾徐错落,层次分明,拖腔、落腔典型地体现了“尹派”的特点,深受听众喜爱,广为流传。视频欣赏>>
国家一级演员王君安,1981年年仅11岁时以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和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离开家乡嵊县,前往福州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学员生涯。这期间,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尹桂芳老师的慧眼垂青,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嫡传第五代弟子。她的嗓音清越而婉柔,扮相俊雅而挺秀,“清风明月般的扮相,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是对王君安舞台艺术的一种恰当描述。1994年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牌奖。1996年,王君安赴美国留学,2001年取得美国天主教大学经济与金融管理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美国从事金融工作五年。2006年,王君安重回福建芳华越剧团,2008年被福建省政府选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尹派艺术的传承人。
1986年,16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贾宝玉的唱段,是尹派名段中除屈原外最难以掌握的,有大段跳跃的音阶,展现了唱腔基本功。
1990年,王君安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从而奠定了她与茅威涛、赵志刚三分天下的杰出地位。
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玉蜻蜓》,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文华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