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惹祸”的春运照片

(2010-01-31 15:14:57)
标签:

春运

东莞东站

免职

老胡博客

杂谈

分类: 随笔感悟

只因东莞日报摄影记者郑琳东拍摄的一张“乘客爬窗上车,铁路人员相助”的照片,造成了东莞东站原站长刘小平、书记廖栩珍遭免职,这个结果,对两位被免者,实在是有点儿冤枉。刘小平、廖栩珍不仅成了今年春运第一天最引人关注的人物,也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几乎九成以上的网友都为被免的站长、书记喊冤,赞扬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列车员。


在原站长、书记被免后,一些东莞东站的工作人员觉得心酸,说:“我们都想着能让乘客坐上车。一些人挤不上车,蹲在站台上哭的样子,我就感觉是看着自己的妹妹,看着自己的亲人在哭,特别难受。”就连当事摄影记者郑琳东,也对因自己的照片造成这样的后果而觉得内疚。


中国人多车少的国情,使得中国的春运举世无双。2009年春运40天全国铁路运送旅客1.92亿人,日均480万人,客流最高峰的单日发送旅客592.9万人,创下了历年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最高。春运期间,铁路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为了让每一个旅客平安回家,他们所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下面是2006年春运时的一个帖子,题为《女列车员忙春运痛失至亲》,读了很感动——


12日下午,武汉客运段2089次列车女列车员张立玉离家上车值乘时,双脚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开步子。她年仅两岁的儿子连日拉肚子,家中婆婆年事已高,丈夫也在加班。她真想请假在家照顾小孩,但转念一想,眼下正是春运节前客流高峰,自己所在的武汉客运段信阳驻在所,担负着三趟固定旅客列车和九趟临时旅客列车的运输任务,车队人手十分紧张,不能在这个时候请假。张立玉摸着儿子的头,在他稚嫩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并反复叮嘱婆婆后,狠狠心背起乘务包出发了。不料,这一去竟成永别。


14日,2089次列车到达信阳站,张立玉手机突然响起:儿子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严重脱水已于当日离开人世,去世前一直喊着“妈妈”。张立玉将自己关在乘务室里泪如雨下。擦干泪水,强忍悲痛,她又去车厢里热情服务直至送走最后一位旅客。此时,张立玉再也忍不住丧子之痛,失声痛哭。


张立玉仅仅是历年春运期间千千万万个辛勤奉献的铁路工作人员的一个,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历年春运的完美结局。


再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是30年前的春节前夕,我和十几个战友从青岛乘车回长春休探亲假,途经沈阳站需要倒车,可距离开车时间只有几分钟了,我们携带的行李又多,在站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眼看着就上不去车了。这时,几位车站工作人员赶了过来,一面疏导旅客,一面为我们留了个专用车门,接着,他们又麻利地帮我们搬行李。待最后一件行李被他们递上了车,列车就启动了。我们连他们长的啥模样都没看清,甚至来不及说声谢谢,只能站在车门处隔着玻璃冲着渐渐远去的站台,默默地敬个军礼。


当看到刘小平、廖栩珍因列车员帮旅客爬窗而被免去站长、书记职务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替他们喊冤,觉得他们的上级这样处理太没有人性。可是他们的上级这么做,也是为了严格干部管理,确保春运旅客运输安全有序,动机也没什么错。其实,围绕这个事件本身,无论是爬窗的乘客,相助的铁路人员,“管理不利”的东莞东站原站长和书记,东莞日报的摄影记者,做出撤职决定的广铁惠州车务段领导者,大家都是好意,都是为了春运,为了旅客。只是,我们的春运,太复杂,太特殊。


春运,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是整个中国一年一遇的社会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我们应该感谢东莞日报的摄影记者郑琳东,他让我们在今年的春运伊始,就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大讨论”。通过这件事我们应该举一反三,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着手去解决“中国春运”那些深层次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