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志平
胡志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76
  • 关注人气:31,6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10-01-07 21:02:24)
标签:

代课教师

悲情谢幕

杨登峰

中新网

转载

分类: 视觉图片

2010年,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已清退的老师生活大多困难。而等待清退的老师,也未期望拿到更多补偿,他们只希望能体面地离开,只希望自己走了孩子还有人来教。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到2009年底前后,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我国存有代课教师的绝大部分地区,将进行最后的清退。代课教师这一称呼即将成为历史。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了解决偏远地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的困难,代课教师们以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蜡烛精神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本名为《乡村代课教师》的书描述了每月40元工资的西部乡村代课教师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购买一些物品所需的工作时间:买一瓶3元钱的绿茶饮料需要工作2天,买一部1000元的手机需要工作25个月,买一台4000元的电脑需要工作100个月。(杨登峰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早晨,西北山区天还未亮透所有老师和学生已经开始上早操。对带着孩子们早起的老师来说,这个冬天的造成或许格外寒冷,进入2010年,最后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1日傍晚,王安治来到他曾经代课的学校,当年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郁郁葱葱但他已不属于这里。王安治是渭源县黑鹰沟村的一名代课老师。今年已54岁的他从1974年就开始在当地小学代课,因为中间停了一年而不符合转正条件,在今年9月拿到600元补偿后被辞退。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三位代课老师(前排)的早餐——红枣泡茶外加自带的馍馍。1984年以前,这些老师被称为民办教师,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是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他们和公办老师干着同样的活,但区别在于,公办教师每月有2000元左右工资,而正值中壮年的他们三位只有可怜的220元。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上午,苏汉伟和在自己所带的一年级10名学生照全家福时抹起了眼泪。他说:每年只有在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的时候才会照一次相,这是他第一次和自己带的小学一年级娃娃们合影,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次。目前,甘肃各地市按照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正在“坚决、逐步”清退代课教师。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渭源县一家商店门口写的尊师重教的标语。这种标语,随处可见,渭源县现在代课教师依然存在。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大学生刘亚东正在家中上网,以他的工资,买一台4000元的电脑,需要工作100个月。他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本来他有机会考上公务员或者转正,但因为是艺术类老师,县里每年招的人数极少,他一次次错过了机遇,而他只有三年的择业期,这意味着明年如果还转不了正,他将失去进入公办教师行列的资格。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赵永福2001年获得县里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目前在一个工地打工,工资1000多块。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1日,杨贤玺在精心照顾自己养的小猪崽。2009年04月,他和其他三位被清退的老师一起承包了一家养殖场,因为行情不好,他们还没有盈利。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曾经的代课老师赵永福如今在工地上打工,每月能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2日早上课间,代课老师张维荣和学生们一起晒太阳。西部山区的冬日,看不到任何光亮,气温已跌至零下10摄氏度。在山村路上,经常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小学生顶着寒风去上学。为了能跳出农门,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靠天吃饭,读书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悲情谢幕的代课教师

2009年12月21日,代课已经34年的王安治拄着双拐蹒跚走在山间小路上,他说当年他就是这样去学校教书的,如今他去邻村帮人收洋芋,只为农忙时人家也能过来帮自己一把。村里曾有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今年他拿到了600元的补偿后被清退,而他家共欠5万元的外债。和他同样被清退的代课老师们要求并不高,只希望这次能体面地离开他的未来,但离开之后的未来,无人知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