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炫富遏制老胡博客杂谈 |
分类: 随笔感悟 |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11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有钱人炫富”。文章说,九月份一名中国年轻女性派了30辆奔驰车去机场接她的一只宠物狗。这一事件再次激起了公众对于中国一个新兴阶层的愤怒。她属于中国的“富二代”,这批人大都20多岁了,他们被认为没有付出什么劳动就通过继承获得了大量财富。他们从小就是“小皇帝”,靠父母在中国1978年实行市场经济后赚到的大把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
媒体报道称,这名用豪华车队接宠物狗的年轻女子说:“金子有价,这只藏獒可是无价的。”她买这只狗,用了400万元,并表示也会花大价钱来养它。她每天至少给她的狗喂10瓶矿泉水,狗一天的花销大约在100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中国,一名普通清洁工每月的收入才只有1000元。她还让狗住在温度不超过17摄氏度的空调房间里,吃的食物主要是鸡肉和牛骨汤。
这种荒谬的行为就是为了吸引注意力。这是一种对财富的炫耀。这种对财富的过分和不健康的炫耀会导致穷人的不快甚至仇恨。最近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愤富”就反映了公众对于这一阶层粗俗炫富行为的态度。我们的媒体时常会报道这类疯狂消费行为,例如花600万元买一块宝珀表、用1000万元买一辆宾利豪华敞篷车等。
高盛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将中国列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但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总体并不富裕,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不到一美元。中国炫富行为过多出现之后,穷人会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挣不到那么多钱。这种差距会加大,社会矛盾会变得尖锐。人们担忧,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不安定,穷人们会认为,富人们不仅有钱,而且法律也会偏向他们。大多数中国的富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去认为,企业家为人们生产出物质产品就是履行了他们的社会责任,而现在人们却希望有钱的人从事更多的慈善活动,他们有义务回馈社会。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开的炫富行为必须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