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志平
胡志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90
  • 关注人气:31,6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猫在巴黎搞时装秀怎么就不行?

(2009-04-04 17:54:02)
标签:

熊猫时装秀

赵半狄

老胡博客

杂谈

分类: 随笔感悟

近两年“爱国主义”成了一些人指责、攻击、谩骂同胞的一个“理由”和“资本”,动不动就“卖国贼”出口伤人,俨然一副“爱国者”的派头,只可惜那张嘴挺臭。03月20日,赵半狄在法国巴黎东京宫举行了一个时装发布会,主题是:中国,一个熊猫的国度。由于以时装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多种角色和人物,其中也包括二奶、三陪、腐败官员等,虽然国际上好评如潮,但是回到国内,却是骂声一片,说他卖国辱华,说他摇尾乞怜讨好洋人,说他投机愚民,说他家丑外扬,说他侮辱国宝,芸芸,难听的话,就不列举了,谁都能猜到。


熊猫成为国宝只是因为稀罕,可我们偏爱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当作中国的化身。熊猫仅仅是国宝而已,又不是国旗国徽,拿它的形象作为一种现代时装元素,怎么就不行?国旗可以画在脸上身上,那么将熊猫作为一个符号秀进时装,我看未尝不可。如果真要把行为艺术与政治概念扯到一起,那么熊猫玩具也是一种罪过,让孩子们在“中国”身上骑来跨去,岂不罪不容诛?我很欣赏老愚在博文《法国熊猫时装秀为何激怒了中国人?》里的那一段评述:“他身上背负着一个原罪:劫持熊猫。从第一次使用熊猫标识起,这个罪名就如影随形跟着这个消瘦而结实的中国艺术家。黑白两色编织的这个熊科动物,仿佛一个阴阳图的变种,冥冥中,对应着中国人的某根紧要的神经。可爱而笨拙,依赖人类对它的精心呵护,才能勉强生存下来。对熊猫的热爱,似乎也有对自身所处这个曾经伟大文明遽速衰败的惋惜,自怜自恋,熊猫似乎是一个最合适的载体。纯粹,纯净,天真。故此,不知不觉,其实是刻意营造,熊猫就成为神圣的符号,跟强大的国家意志联系在一起。熊猫一旦成为负载国家形象的符号,自然就不容戏弄或者准戏弄。在熊猫面前,中国人显得过于脆弱。他们习惯于抽象出一个虚假的熊猫形象,膜拜不已,不愿意正视真实的熊猫中国。可爱,首先因为真实。敏锐的人会发现,把熊猫和中国对应起来的,是赵半狄的熊猫艺术。他运用的是娴熟的国际语言,只要看看法国巴黎现场老幼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们就会明白,什么才是幽默和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赵半狄可以比肩卓别林的喜剧。他的这场时装秀,不用过多的对白,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具有及其强烈的感染力。看不惯赵半狄的人,也许需要慢慢学会赵半狄式的幽默。在善于享受赵本山小沈阳式的小品之余,不妨试着去包容和欣赏赵半狄别样的熊猫艺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赵半狄不但没有羞辱国宝,恰恰是在用他特有和擅长的方式在向世界宣传和展示国宝。


“声讨”赵半狄的“爱国者”们,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赵半狄“以揭祖国伤疤的方式讨好外国人,舔流氓的屁眼,露自己的羞处,以此来换取流氓们的喝彩。”这顶“大高帽”可是不小。我们有个毛病,总喜欢指着别人说三道四,却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粗俗一点儿说,就是:专捅人家的羞处,藏起自己的屁眼。这个话题,特别敏感,反思一下,谁都明白,除非别有用心。因此,打住话头,不再啰唆,省得挨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