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董卿当回事儿

(2009-02-11 08:33:34)
标签:

董卿

口误

春晚

老胡博客

娱乐

分类: 随笔感悟

要说这牛年谁第一个最牛,当属这董卿了。春晚的一个主持口误,全国观众没当回事儿,她自己和央视倒沉不住气了,《文化访谈录》请她做客,董卿用“感伤、感动、感悟”三个词讲述的口误发生后的心路历程,总给人感觉有些煞有介事的味道。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亿万观众为之瞩目的元宵晚会上,董卿在报幕到马东为元宵晚会创作的节目《五官评说》时,刻意在“马先生的儿子”后面拖长了音,并且加重了音调才接出后面的“马东”二字。紧接着献演的马东,也接过话说道:“为了我们爷俩这名字,董卿连年都没过好。”这一唱一和,似是为董卿在春晚上犯的错误打了圆场,实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董卿不过是个主持人而已,一个口误也算不上大错,没必要忧心忡忡,解释来解释去的。她哭,那也属常态,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了这么大一个人”,她还笑得起来吗?致于“春晚那夜的口误让我懂得的事情”一番话,怎么听怎么别扭。不就一次小小的口误嘛,哪儿那么多的感伤、感动、感悟?如今观众的智商和素质,早已经今非昔比,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主持人,再者说春晚不过就是个大家乐呵的节目,出点儿差错也没人再会象从前那样大呼小叫。董卿和央视如此不厌其烦地纠缠不休,反倒令我们产生了一种怀疑:是不是你们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把我们都当成了白痴?


说实在的,董卿浓重的鼻音和做作的表情,我本来就不看好,对于她在春晚的口误压根儿就没有当回事儿。望这些央视主持大腕们别总是一本正经、慷慨激昂地冲着观众说话,平和一点,自然一点,机灵一点,幽默一点,更有可能让我们接受和喜欢,出错的几率也许会降到最低。这方面,不妨学学崔永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