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千里电话只为博博友博客中国老胡博客 |
分类: 博友故事 |
这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是钓鱼台国宾馆警卫队的复员军人,也是我刚刚结识的博友。几天前,一位陌生的博主走进了我的博客,看着“博士”这个昵称,我以为是名学者,轻轻点击一下昵称前面的小图标,一张帅气的头像映入眼帘。走进他的博客,浏览了一通他的文章,才在他的《我的军旅生崖梦》一文里知道了他原是钓鱼台国宾馆警卫队的一名战士。
他在给我的留言中,先是夸了一番我的博客,问我这些花样是怎么做的,还给我留下手机号,希望我能通过电话与他交流。我留言请他去看我的几篇关于博客技巧的文章和我的代码库,并几次留言,做了一番“指导”,也顺便把我的办公室电话号码留给了他。
一天晚上我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传了过来:“请问是胡老师吗?”我马上意识到是他打来的,一时很是感动。开博一年多,电话询问做博客的都是我身边受我感染而写博的“徒弟”们,在此之前,只有一次长途,是北京的一位女士,单位排练朝鲜族舞蹈节目,找不到合适的曲子,请我帮忙。专为做博客打长途电话的还是第一人。
他的电话是从千里之外的安徽打来的,我们彼此简单地相互了解了一下对方的情况,便进入了正题。一手拿着电话听筒,一手摆弄着鼠标,我们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长话谈博”。因为电话是他打来的,为了节省他的长话费,我主动打住了话题,告诉他只要心细,勤琢磨,想把博客做的有板有眼有声有色不难,别急,有啥不明白的给我留言,我会一步步的与他共同探讨,并祝他的博客越办越好。
这段时间,他常来,我常去,没几天功夫,他的博客就做得有模有样的了。他的博客名,刚一开始的时候叫“博客帝国”,昵称是“博士”,八一那天,他在博客上写出了五条公告:“第一,从08月01日起,正式改名博客中国;第二,在内容上将对中国现状和社会事实进行跟踪反馈;第三,每周发稿三篇;第四,广泛听取接受网友的意见;第五,博客内容涉及的广泛性将在之前基础上扩大一倍。”对此,我肃然起敬。
其实从我接到他的长途电话那一刻起,我就坚信他的博客一定会出类拔萃的,因为他对博客倾注了一片真诚和热情,确立了一种责任和目标,这种精神,对写博人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