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皇帝”到“啃老族”

(2007-04-09 14:41:33)
标签:

小皇帝

啃老族

老胡博客

分类: 随笔感悟

一九八六年,涵逸的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有关独生子女素质发展问题的热烈讨论。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皇帝”们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步入社会,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啃老族”又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再一次引起了有关独生子女素质问题的思考。小皇帝也好,啃老族也罢,其产生的原因,有历史背景,也有社会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影响,也就是说,是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一手造就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中国的家庭观念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是以夫妻为轴心,而我们则以亲子为纽带。西方人把子女扶养到成年,会教育他们去独立,会引导他们去创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还会釜底抽薪,逼着他们走向社会。而我们中国人却正好相反,把毕生的精力一股脑儿地都倾注给了孩子,只要不化作灰土,孩子就是无尽的牵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子女的成才梦,有多少父母倾家荡产,不惜血本,用微薄的收入,铺就了一条又一条洒满辛酸血泪的求学黄金路。仅以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为例,夫妻共同收入每年两万元,刚好是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那夫妻俩的生活靠什么?账很清楚,不算自明。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真的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小病不去治,大病不敢医,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就只有哭的份儿了。那么贫困地区的家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真的不敢去想!

 

我们的父母太溺爱孩子,不管什么理由,那是有求必应。结果就是:父母含辛茹苦,子女潇洒无度。他们手里拿着父母给的钱,以为是大风刮来的,不知珍惜,父母精打细算,而他们却在大手大脚,于是,手机攀比、电脑攀比、吃喝攀比、消费攀比,这些本不该属于大学校园里的情景剧却在一幕接一幕地上演,而且愈演愈烈。他们也许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却因为贫困而失去上学的机会。有时面对一些捐赠活动心里很是矛盾。不是没有爱心,只是苦于供养一个读书的孩子早已囊中羞涩,真乃力不从心。

 

我们这些五零后的父母们,大都是计划生育的积极分子,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已经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一些畸形。求学之路的倾心供奉,无疑又平添了他们的优越感。大学毕生后,他们的挑挑拣拣,再加之就业危机,成为啃老一族,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种结果,能怪谁呢?怪我们不完善的教育体制吗?怪我们不良的社会风气吗?似乎都怪不得,只能怪我们当父母的没有当好,只管育人,不管育心。当然,学校与社会也是不能逃避责任的。

 

现象已经存在,我们应当面对,唉声叹气不管用。我们所应该吸取的教训,就是要正确地培养我们的后代。既要摈弃家长作风,又不能无端溺爱;既要育人,又要育心;既要率先垂范,又要言传身教;要多和他们交流勾通,既做他们的父母,又当他们的朋友。我们的培育方式正了,他们的成长才不会歪。我们应该承认:他们的缺陷只是一点,他们的优点远大于缺点。起码与我们相比,他们思维比我们活跃,他们观念比我们开放,他们追求比我们时尚,他们学识比我们精深,他们心地比我们清纯。这是他们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只要我们正确地为他们付出,他们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请相信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单的想念
后一篇:博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