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不知余秋雨先生能不能回答下面的问题?

(2006-10-23 11:14:00)
分类: 它山之石
按:为使我的《余秋雨言重了》能让其知晓,我上了凤凰网,找到了“秋雨时分--留言板”留了言,同时发现了这篇文章,现转载如下:
 

不知余秋雨先生能不能回答

下面的问题?

By 茶馆_家园

 

读余秋雨061019日《人格教育重于应试教育》有感

 

余秋雨说:

    “我讲到那些陪孩子到大学报到后自己在操场席地露宿的家长深感愤怒,因为那些家长的孩子不管知情不知情,我觉得都应该开除。一个大学生,即便在宿舍的窗口看到几个完全不认识的老人家露宿操场也应该立即下楼设法去帮助,更何况那些老人是自己的父母。在人格上,这件事比打架滋事还要严重。作为校长,我会从警察局把那些打架滋事的学生领回,但是却不会对那些听任父母露宿在宿舍下面的学生稍加原谅,因为我认为他们在人格上已经完全破碎。在这里我需要说说那些父母了,你们不住旅馆也许是为了给孩子们多留一点钱,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比钱更重要的是人格尊严,让全校的师生知道某某学生的父母如此蜷宿在露天草地和塑料片之间,这个印象伴随着你们的儿子长留在学校,是一个尊严荡然的阴影。更何况,你们还要让儿子背上了人格破碎的骂名。即使你们的儿子以后考上了博士,我坚信,一百个博士的头衔,也压不住这架恐怖的人格天平。家长们有一点是可以原谅的,那就是由于文化水平低,把考上一所大学当做了不起的大事,其中的情景让人想到了范进中举,但是现在考大学的份量和古代考上一个举人是完全没法比的,上大学也就是在高中课程的水平上再加上了一点专业的常识罢了,因此国际间的很多名校的毕业生也都在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我曾经仔细地考察过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洪堡大学,我说过这几个大学当中即使其中最不出名的洪堡大学,它得诺贝尔奖的人也有二十九人,但是人家也不说自己是名校,从来不搞什么校庆,更不可能有家长陪着学生去报到。在哈佛,耶鲁和牛津,那些早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得不经常陪着旅游团做做翻译,赚一点钱,我觉得这才是真实可爱的留学生。如果他们还要更可爱一点的话,就应该进一步进行人格修炼,在善和爱的事业上,作出更多的奉献。我觉得这几年,我们这儿实在是疯了,仅仅是一个成绩好一点的高中毕业生罢了,离哈佛的博士总还有不少距离吧,已经被骄宠得不成样子了,一口一声精英,人才,国家栋梁。这样的孩子十个有九个有可能产生人格扭曲,后来终于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就容易走上反社会的道路,这样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

什么叫眼前一亮?我今天感慨良多。

仅仅是因为家长露宿操场就“深感愤怒”,“不管孩子知情不知情”余秋雨校长都非要开除而后快,余秋雨先生的理由是:“一个大学生,即便在宿舍的窗口看到几个完全不认识的老人家露宿操场也应该立即下楼设法去帮助……他们在人格上已经完全破碎”,所以不能“稍加原谅”!余秋雨先生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不知道余秋雨先生是不是已经“仔细地考察”了家长们的情况后做出的这个坚定不移的判断?但从余秋雨先生口述的语气看,我估计他就是不需要“仔细地考察”也同样会做出以上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电视上西装革履的余秋雨先生当然不可能清楚“一点钱”对家长之重要,更是比家长们更知道“比钱更重要的是人格尊严”!所以谆谆善诱,敦敦教诲地告诉家长:“你们知道不知道?”

我要说的是,家长们完全明白人格的尊严,并且直面人格的尊严!如果说,露宿操场就是“人格上已经完全破碎”, 让全校的师生知道了就会让儿子长期蒙上“尊严荡然的阴影”,就会“让儿子背上了人格破碎的骂名”,那么,这个破碎,阴影和骂名就是余秋雨思维的“全校师生”给的,就是余秋雨思维的社会给的,我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可能没有(因为我不敢肯定)余秋雨先生高,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家长们是有文化水平的,家长们藐视这种思维,直面“这架恐怖的人格天平”!请不要将应试教育与父母心混为一谈,更不要把一切都归罪于培养考生的教育制度。很少有家长把孩子考上一所大学当做“了不起”的大事,更没有家长“一口一声精英,人才,国家栋梁”!这更与范进风马牛不相及!

余秋雨先生“曾经仔细地考察过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洪堡大学”,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是否也曾经仔细地考察过自己祖国现阶段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和家长?没有人相信,在哈佛耶鲁牛津洪堡,就“不可能有家长陪着学生去报到”,更何况我们并不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我想,家长是否陪着学生去报到与人格教育或应试教育无关吧?唯一有关的父母心余秋雨先生不但视而不见而且任意强奸

另外,我不知道以前余秋雨先生是否曾“看到几个完全不认识的老人家露宿”街头?如果有朝一日余秋雨先生看到了,我更不知道余先生是否会“立即设法去帮助”? 但我坚信,余先生可不仅仅是有一百个博士头衔这么简单。一个真理是,只要不让“全校的师生”知道,人格这架天平也就不恐怖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点忐忑不安,如果余先生现在就是某某大学的校长,那么余先生会把下面这种观点击个粉碎:现行的教育制度是最公平的,它让无权无势无钱无银的芸芸众生的孩子也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余先生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某某大学的校长,那么考生幸甚,家长幸甚,学校幸甚,社会幸甚。

作为凤凰卫视的专栏作家,余秋雨先生如果更加关心凤凰卫视的话,不妨多看看陈晓楠的《冷暖人生》,还有凤凰的其它精彩节目,如《凤凰大视野》,鲁豫有约》等等等等。天地良心。如果余先生想“要更可爱一点的话,可以进一步进行人格修炼,在善和爱的事业上,作出更多的奉献。”

我觉得这些年,有几人实在是疯了。

摘自凤凰网秋雨时分--留言板http://qysf.blog.phoenixtv.com/user1/qysf/messag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