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好文转摘 |
从《红楼梦》看经济学:
婚姻家庭选择中的“帕累托最优”
(二)
2、正向搭配与负向搭配
正向搭配是指与相同类型的人结婚,负向搭配是指与相反类型的人结婚。
这两种搭配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若完全是负向搭配,那婚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若完全是正向搭配,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它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因此,该正向搭配的,就得正向搭配;该负向搭配的,就得负向搭配。基本说来,性情、分工上负向搭配比较好;在经济实力、社会关系和价值观上,最好是正向搭配。
《红楼梦》里,就有搭配出了问题的一对:柳湘莲与尤三姐。性格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又让他们阴阳永隔。清高的柳湘莲猜忌对方的清白,结果三姐选择了以死明志。
宝、黛在性情上也偏于正向搭配,所以老是矛盾不断。黛玉爱耍小性子,跟宝玉时常有些小矛盾,搞得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叹。
宝玉虽长于豪门之家,衣食无忧。但是作为家族最受宠爱的男丁,他要接受严格的训练,成为家庭的继承人。黛玉不断在旁边怂恿这位“逃学威龙”,而宝钗却很喜欢给宝兄弟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紧箍咒,希望他学完“大学”之后再修一个“PBA(公共管理硕士)”。把这个宝贝蛋放在哪个人的手里,宝玉的爸妈会比较放心呢?
宝钗除了人力资本上有优势,还能给贾府带来物质财富和社会关系网络。金陵四大家族盘根错节,贾母就是“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人;王夫人和凤姐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人;宝钗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人。虽然别人给宝玉说媒的时候,贾母不止一次表明了“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便是那家子穷了,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这样的态度,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贴补新媳妇几个钱,对贾家是九牛一毛的事,但是这只能说明,娶个穷人家的女儿,没有太大的负效应。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贾家的适龄青年是极度稀缺的“资源”,要通过联姻的方式达到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作出最理智的投资。宝、黛结合等于“浪费”了两个名额:不如娶了薛家的宝钗,同时再把黛玉风风光光地嫁到别的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