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业心理学的鼻祖——雨果·芒斯特伯格1

(2006-10-08 17:11:59)
分类: 管理大师

刘文瑞  王肖婧

作为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行为科学的先驱,雨果·芒斯特伯格的遭遇让人多少有些感慨。他生前建树颇丰,作品影响力很大,所提出的理论也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临死却遭人冷落,去世时学界竟然连一篇追念的悼文也没有。如此巨大的落差,既不是因为学术水平,也不是因为人格品行,仅仅是因为他的国籍和身份造成的。

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出生于德国东部但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木材商,母亲是艺术家,还有三个兄弟。芒斯特伯格童年生活幸福无忧,在轻松且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氛围影响下,他对写作、大提琴、考古、希腊语和阿拉伯语都具有浓厚兴趣。不幸的是,在他不满20岁时,父母双亡,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变。

1882年芒斯特伯格在但泽大学预科毕业,进入日内瓦大学学习法语和文学,半年后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方向。1883年,刚到莱比锡的芒斯特伯格,立即被威廉·冯特的讲座所吸引,决定投身于心理学。从此他师从冯特,并于1885年加入名声日隆的莱比锡实验室。在这里芒斯特伯格受到了正规的实验心理学训练,这对他日后的学术造诣有巨大的影响。

说起心理学,就不能不提起大名鼎鼎的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1879年,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莱比锡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真正的科学,冯特也成为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为独立科学的学者,被心理学界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尽管冯特不是管理学家,但他在心理学上的建树,对管理学影响极大。要知道,从古希腊、古埃及开始,学者就十分关注人类的心理现象,但是,冯特以前的所谓心理学“理论”,不是无法验证的天才猜测,就是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在冯特之前,所谓心理学都是伪科学。甚至大哲学家康德,也曾断言心理学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由于这种认识的支配,在许多崇尚科学的人士那里,会很“宽容”地给心理学留下一片非科学的领地。就拿科学管理时期非常崇尚科学、人称“效率大祭司”的埃默森来说,在他开设的咨询公司里,他聘请的挑选和评价人员的“专家”,所依赖的无非是面相学、颅相学、笔迹学之类玩意儿,同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测字、算命先生差不多。埃默森公司里的人事专家凯瑟琳·布莱克福特,在1916年出版的《工作·人·老板》中还用专门章节论证挑选员工的方法,强调要研究人的面相、头发颜色、鼻子形状、头颅的凹凸比例等等,尤其要重视笔迹和声音,她认为这些都表现了人的性格。连崇尚科学的埃默森公司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冯特的研究,彻底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这些说法,把心理学变成了可以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实验科学。从此,心理学以科学的姿态开始进入社会。而把这种科学的心理学带进管理领域的,首推芒斯特伯格。

芒斯特伯格在莱比锡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鉴于心理学和医学的紧密联系,他又继续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1887 年获得了医学博土学位。此后,他在弗莱堡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和助理教授,主讲医学和哲学。但他出于研究需要,在业余时间私下讲授心理学,并自己出资在住所建造了一座心理学实验室,进行时间、知觉、注意力、学习记忆等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国外的学生。

1889年,在巴黎首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芒斯特伯格与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一见如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詹姆斯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被人看作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者,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开山祖师,还有人称他为“美国心理学之父”。1892年,芒斯特伯格应詹姆斯之邀,到哈佛大学担任了三年实验心理学客座教授,期满后继续回弗莱堡大学任教。两年后,由于一再被邀请,芒斯特伯格重返哈佛大学讲坛,任心理学教授,并接管了由詹姆斯创设的心理实验室,成为詹姆斯机能学派的继承人。在哈佛大学的19年间,芒斯特伯格的出色才能得到美国人的普遍承认,他作为当时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倍受世人注目。1898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8年,又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主席。1910年,他曾被哈佛大学作为交换教授派往柏林,并在柏林参与建立“美国—德国协会”。他还当选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特别研究员,曾被《美国科学家》期刊评为仅次于詹姆斯的心理学名人。

为了推广自己的理论,芒斯特伯格到华盛顿拜见总统威尔逊,游说商务部长雷德菲尔德和劳工部长W·B·威尔逊,力争让政府出面设立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心理学研究用于工业和社会。虽然他的这一目的没有达到,但却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芒斯特伯格的外界影响随之形成。他的工业心理学没有能进入政府的“庙堂”,却扩散到社会的“江湖”。其后,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开始采用芒斯特伯格的方法进行员工的心理测评。

   芒斯特伯格的理论在美国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但他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却备受冷遇。他对德国有着深厚的感情,移居美国后一直保留德国国籍,大战爆发后,他坚持自己的爱国态度,不断为自己祖国的战争行为进行解释和辩护。结果,国家之间的仇恨被人们转移到他身上,芒斯特伯格被怀疑为德国间谍,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失去友谊和尊敬,从此陷入了孤立的境地。1916芒斯特伯格在讲课过程中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53岁。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芒斯特伯格本人被美国排斥,但他的理论却被用来作为美国对付德国的武器。美国参战以后,广泛运用芒斯特伯格开创的方法,对参战的两百万美国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心理学测验,史称这是首次在管理领域对心理学的大规模应用。正是这种应用,建立了工业心理学的稳固地位,并使心理学成为管理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