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面对面』 麦家:我已经习惯谦卑

(2009-02-27 18:59:05)
标签:

麦家

茅盾文学奖

《暗算》

《风声》

《解密》

名人面对面

许戈辉

文化

分类: 戈辉直播

 

这次的采访对象是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他的作品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其中包括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并红透大江南北的《暗算》。而他本人生活经历的精彩与神秘似乎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所以我们除了坐聊的方式,还选择了外拍。节目组跟随麦家游历了他的家乡——浙江富阳蒋家村。

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的麦家,对老家的一切还是如数家珍。我们在蒋家村停留的第一站是村里的祖宗祠堂——蒋家祠堂。麦家对祠堂的感情很复杂,这里既是全村最神圣的所在,是他幼时读书的学堂,更是他眼看着父亲被批斗的“公堂”。 这小小的祠堂,承载了麦家整个童年的悲喜。

“这个地方是没有窗户的,下雪的时候雪花就吹到我的脖子里。我想把帘子拉紧,但声音被老师听到了。老师就训斥我,你头上戴了三顶黑帽子,你还怕冷?”出身成分不好,是麦家幼年时痛苦的根源所在,也是他过分谦卑性格的由来。父亲被批斗时,年幼的麦家只是远远地偷看,根本不敢上前。麦家的父亲如今已经80多岁了,虽然身子骨很硬朗,但不知是否因为早年的种种磨难,这位老人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麦家说,这次回家他感觉到父亲能认出自己了,这让麦家很是欣慰。

去年,麦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对于这个小村落来说,这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儿。于是,祠堂又成了乡亲们给他开表彰会的的地方。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时空的奇妙。同样是这个历经风雨洗涤的祠堂,却在不同的时间里,见证了麦家完全相悖的人生。

少年时期的麦家偏科严重,能走出这个小村落多少有点幸运。因为理科成绩出色,他被一个特殊学校破格录取了。我相信,一个人少年时期的选择往往能影响其一生的轨迹。麦家之所以被称为“破译小说之父”,也得益于他不到一年的“秘密工作”。“麦家”原本只是个笔名,后来被申请成了本名。关于麦家的真实姓名,他没有告诉我。也许除了至亲家人,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叫出他的真名了。麦家曾在类似于他小说中“701”的机构中工作过,这给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解密》出版之前,他充其量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文字工作者”。撰写《解密》,麦家耗费了十年时间。“《解密》出版的时候也就是21万字,但我写了113万字。在这个十年间,我从北京调到了西藏,西藏又到成都,频繁地迁徙。中途还生了一场大病,脊椎压缩性骨折,离瘫痪只有一步之遥,治疗了8个月。每次一次变动,都会让你的写作停顿下来。”

因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等一系列小说而成名后,麦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其实一直在抵制这种变化。我觉得作家不需要那么大的名,作家还是应该躲在文字背后。我觉得名声越大,对我来说也是风险越大。”鉴于麦家的特殊人生经历,我很能理解这种高度防备的心理,却无法真正体会。暂且把这理解为每一个作家都会面临的矛盾吧。“写作是需要孤独和沉静的,但是每个作家又渴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阅读。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作家的内心都是撕裂的,我也是撕裂的。”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3月1日  (周日) 20:30 首播

    3月2  (周一) 13:25 重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