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和经验主义

标签:
经验经验主义杂谈 |
分类: 随笔文章 |

对于在生活中获取到的信息,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技能容易理解,但是对于经验仍然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经验属于隐性知识,是属于思维和方法论层面的东西。吃一堑,长一智,经验的积累能够帮助很好的指导我们后续的行动和决策,但是又很容易让我们落入到经验主义的错误。
点-线-面
当你看到一个事件的时候,你很快得出结果或结论,经验重点是少掉了实践和具体的详尽分析,这时候的经验在点上,最容易导致的就是经验主义;如果一个事件,你知道如何去做?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来做,这个时候的经验是线和面上的,即我们常说的方法论的积累,是最应该积累的经验。
经验-思维-行动
最近萧秋水写过一篇博文,行动也是学习,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回顾经验,思维,行动三者的关系。根据经验直接做出了决策而脱离了行动,这是我们说的经验主义。而真正的经验是根据已有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处理完一件新的事情,或面对一件挑战性任务的思维的全过程。经验和行动是经验先,行动后,但是重点确是讲一件事情分为了多个阶段或步骤。在每个阶段里面都包括了根据经验提出假设,然后行动,根据行动的结果再结合经验提出新的假设。经验和行动就这样相伴而行,随时修正偏差而不偏离最终的目标方向。
经验-分解-落地
经验只有分解才可能落地,否则又是经验主义。那经验如何落地?其中涉及到的核心关键词就包括分类,类比,差异分析,组合,分解,聚合,匹配,联想,假设,验证等诸多词汇。可以设想一个场景来看看经验主义的作用,比如我现在接收到了一个新任务,领导让我做一个手机产品线的产品规划报告。那我们如此来思考这个问题。
A.我原来做过IT产品的产品规划报告。
这个时候在产品规划这个层面是匹配的,产品规划整个框架和大的方法论是完全可以借用的。但是IT产品和手机产品的产品规划方式可能存在区别。这个时候我需要了解的IT产品和手机产品在规划上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搞清楚区别后,我就只需要了解和学习差异部分的内容,其它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如果不分析差异,完全套用IT产品规划方法可能又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这种场景下之所以容易,核心也在于经验积累不是点上的,而是做产品规划的方法的积累,是线和面上的知识。
B.我原来做过市场规划,营销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东西。
这个时候在规划这个层面是匹配的,原有的积累能否使用首先就涉及到一个抽取和组合的问题了。由于我原来做过这三个方面的规划,我找寻了三者的共性,分析和总结了做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规划是一个大盒子,但是做规划的输入,输出,规划分几个步骤我基本清楚了并做了总结。这就是我们说的对实践总结形成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在此处即是结构化的流程。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规划是基础,手机产品线的产品规划是架构在这个上面的东西,经验可用的即是这个基础。需要在基础上增加产品规划的扩展,增加对手机业务的扩展,如果原来做过手机业务,需要的则是手机业务经验和规划经验的融合。剩下的最大的差异可能是对产品和产品生命周期内涵的理解,这可能就是经验驱动你的下一步行动。
C.我原来做过手机产品研发项目经理,做过项目计划
这个时候在手机产品上是完全匹配的,需要接着考虑的问题是项目计划和产品规划的差异,项目和产品的差异。只有清楚了这个差异才能够认识到自我知识的缺陷。知道需要补充产品开发方面的知识,去了解下做一个产品规划的大概步骤和方法,一了解后可能就会发现很多做项目计划中的方法,工具和技术都能够使用。比如WBS分解方法,排进度的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等等。也知道了你缺的可能是市场规划,组合分析或管道管理方面的知识。
D.什么类似的都没有做过
这个时候能够匹配和应用的仅仅是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我们说的方法论层面的东西。这个是一个更加底层的东西。由于更加底层,因此也更具备了普遍适用性。这个时候我首先需要明白两个问题,即搞清楚问题的定义,什么是产品规划,什么是手机产品线的产品规划,通过搞清楚问题的定义对手机产品规划这个事物进行静态分析。
而怎么样搞清楚这些内容,即大量的搜索,大量的资料阅读和分析,通过这些搞清楚了手机产品规划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原来知识的广度和大量的信息采集随时都是经验点,比如原来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资料,哪里最容易找到这些资料,我原来留意过哪些类似的论坛或群组,这个即我们所说的知识线索。(再次说明大量的阅读,信息浏览,将关键信息转化为知识线索的重要性。推荐做法是要保存知识线索,会参考畅享ZHUYM很有借鉴意义的做法,直接截图作为快照。)
你通过搜索可能找到大量相似的产品规划报告,也搞清楚了问题的定义,通过搞清楚问题的定义知道了对我最终输出的要求。但是文档本身最大的问题仍然在于文档本身是静态的,文档本身并不会太多去谈动态的做事情的方法和步骤,而不清楚方法和步骤,知道了结果怎么样也无法从最初的目标或范围的输入得出最终的结果。
这个时候你的认识就更加清楚了,对于任何一件新事情,都需要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问题的定义,偏静态分析,以搞清楚最终输出的结构;另外一个是如何做该事情,即产品规划的方法论,要做产品规划的可能首先要去了解和学习这个方法论。通过学习方法论,并结合你搜索到的实际产品规划的文档,将这两者真正的结合和串联起来,这个时候基本思路就通了,这个时候通过思考后经验得到升华,这个经验才能够真正的指导行动。
前一篇:活着-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