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仅有觉知是不够的--4

标签:
转载 |
分类: 真言实语 |
问:您曾说,当没有贪、嗔、痴时,就有某种形式的智慧存在。我如何才能觉知到这种智慧?
答:首先你要问自己:“我完全觉知到当下的体验了吗?”然后问:“我对这种当下的体验怎么看?与之相联系的观念是什么?”如果你能体认正确的观念,这就是智慧在运作。但过一会儿你可能看到错误的观念,这时就要留意观照他们。你的体验无时不在变化,正确和错误的观念此起彼伏,所以你要持续探求你的体验。
问: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讲的“正确的态度”和八正道中“正精进”的不同。它们好象互相矛盾。正确的态度意味着超然的态度,意味着接受和放下。而正精进则意味着参与,意味着消除烦恼或阻止其升起,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的状态。
答:什么可以阻止烦恼升起?什么可以去除已经升起的烦恼?什么样质量的心可以做这些?觉知不行,只有智慧可以。因此,当佛陀谈论这些时,他希望人们能发展出可以克制烦恼的智慧。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明白佛陀的话,我们以为“我”可以阻止或去除烦恼。
我们可以运用精进来习练,或者,我们可以运用智慧。《大念住经》教我们运用智慧来习练。如果你想运用精进,你仍然需要观察心—因为烦恼由心中产生—而且要持续地观察。还有其它的办法能阻止烦恼产生吗?当每一念头产生时,你都能觉知到吗?如果你能在第一时刻都保持觉知,总是准备着,你可以阻止烦恼产生。你必须以觉知贯注每一时刻,这需要大量的精力。你得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修习者才行。你觉得你能做这些吗?
另一种方式是培养善的心。如果我们总是培养善良的品质,恶的品质将会自动被取代。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诸恶莫做、诸善奉行”。你可以让自己任何时候都做善事:正语、正业、正思维。如果心中全是正念,恶念就进不来。我们也要持续观照自心。我们得给心加标签,持续不断觉知当下。这是全天候的工作。如果你忙着行善,就没时间做恶。
如果你想运用精进习练,就要意思善、身行善、口言善。这是对精进驱动型的修行者。对他们有效,因为他们喜欢一直保持工作状态。对于觉知驱动型的修行人,那些非常警觉、敏锐、非常觉醒的人,则应当以更多时间习练觉知。那些智慧驱动型的人可以更多地运用正见和正思维。有很好专注力的人可以以习练奢摩他开始再转向毗婆舍那。信心驱动型的可以以思维佛法僧的美德开始。佛陀针对不同人的特性教授了许多不同的习练方法。但无论何种方法,都不能没有对自心的观察。
问:所以智慧来自于理解,当我观察嗔时···
答:智慧始于信息。正确的信息也是智慧的一部分。然后,我们运用我们的智力、逻辑、推理来找出运用这些信息的方法。这都是智慧在运作。我们发现怎样做对、怎样做错,当我们接受教训,逐渐明白如何进行习练,这全是智慧在运作。知道该怎么做就是智慧。在佛陀时代,那些听闻佛法即刻开悟的人都是智慧驱动型的人。所有其它听众都还得继续习练。
智慧是最快的方法。无论你以何种法门开始修行,终将汇归毗婆舍那。只要烦恼还很强大,就不要尝试去看清或理解它—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只能对当下保持觉知,并从中收集一点点的智慧。只要心中的烦恼还很强,就无法发展出很深刻的智慧。但如果我们持续收集这一点一滴的智慧,智慧就会增长。智慧增长,烦恼消亡。
曾有修行者问我,是否有可能误打误撞突然进入涅槃状态。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理由你可以意外进入涅槃。你得付出代价。只有“因”上满足才能产生“果”。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想太多,不要冀求太多,只是持续习练。当离目标很远时,你知道,当接近一些时,你也会知道。
只有智慧理解
问:我们谈过两种心之间的冲突,一种是习惯性的、没有觉知的心推动我们做这做那,另一种是冥想的心,它则努力学习新的习惯,运用毗婆舍那的技巧。有没有除了修定以外的其它方法、其它工具可以解决这两种心之间的矛盾,使之不会阻碍修行的进展。
答: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习惯。一种运用三摩地(定),一种运用般若(慧)。运用三摩地的问题是它只能暂时地压服烦恼。如果定力高深,可能可以在长时间内都保持在定中,但这种方法完全不能解决矛盾冲突背后的原因。因此,一旦出定,烦恼就会卷土重来。只有当我们以洞察力观照情势,当我们了解这种情势背后的原因和条件,我们才能发展出可以将心从某一特定矛盾中解脱出来的智慧。三摩地压制,而智慧理解。
问:当我经受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时,即时就会有反应。这种反应很快而且自主发生,我的情绪反应十分强大和迅速,没办法及时引入观智。我觉得,三摩地似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来暂时地使自己安定下来。
答:毗婆舍那不仅是坐着观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提醒自己对于当下的正确观念。你要了知当下所发生的,并如其本来接受它。然后审查当下并从中学习,尽力去了解心的状态,了解心如何运作。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许多次这样的观察才能产生真正的理解。一旦你真正理解问题所在或一种冲突的状态,心才能从痛苦中解脱。获得这样的智慧当然不是容易的。以这种方式习练可能很难,尤其对于初学者。我们需要很多耐心和恒心。
问:昨天我有一个体验,不知道是不是您所说的内观智。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存有一种观念,认为我在这儿的禅修非常失败,什么进步也没取得。意识到这种观念何等错误令我非常震撼,我也为意识到一直背负这样的观念而感到痛苦。但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变得更加开放和敏感。我能感到皮肤上的风,经行得非常慢—通常我经行是较快的。当我遇到人们,我能感到我对他们的微细反应,能看见通常我看不见的想法。一切经验都比以往更加明澈。不过,我不能肯定这是否是内观智。
答:这是。只要有内观智,它就会带给心极大的力量;它能强化心的所有善的品质。心能够如此迅速而强有力地发生改变,这令人惊异,是吗?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心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当你能以更清晰的眼光看待事物,这就是内观。人们可能不确定是否这样的体验就是内观的结果—正如你的情况—但对于你体会到的真相不会有疑问,对吧?
问:是的。
答:这只是一个小的内观智。想象一下毗婆舍那内观智,一种通达事物实相本质的智慧所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