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俞逊发传 5

(2009-01-01 00:58:53)
标签:

传记

笛子

民乐

文化

俞逊发

分类: 艺海泛舟-笛箫评论
注:此网络版本,只更新到2009年1月。之后,博主决定写作出书。直到2015年12月,《中国笛子大师俞逊发传》正式出版。在这部近18万字的出版传记中,我们共采访嘉宾59人、收录234张图片、整理音像专辑与合辑共134部(收录专辑:48部,收录合辑:86部)、引用参考文献、网络资料、采访录、音像资料等共计195份。详细记述了俞逊发先生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他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和经历的时代变迁,他的重要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的创作经历,也从多个角度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
     如果大家感兴趣,请联系郑月明(手机:13600517050)购买。谢谢。


也许因为俞逊发豁达坦然面对恶疾的精神,也许因为刘波虔诚的祈祷感动了上苍,加上俞逊发顽强的生命体质,他挺过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生死关之后,而且在第一次介入疗法和中药的作用下,奇迹出现了!

死神与俞逊发打了个照面,与他握手后却步,然后悄悄离去!

然而,俞逊发的病情并不乐观。主治医生与刘波认真地进行谈话。

他还剩下多长时间?刘波茫然地问。

这么跟你说吧,治好了三个月,治不好一个月时间……”医生告诉她。

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俞逊发,此刻只能静卧养病。然而国内外的笛子爱好者、民乐爱好者都焦急地询问着俞逊发的病情,国外的笛箫界人士更是不断地通过长途电话来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詹永明、林谷珍、朱文昌等人联名写信给俞逊发的上级领导,要求特别重视俞逊发的治疗。众多演奏家、笛子爱好者都自发地给俞逊发捐款。

躺在病榻上的俞逊发,仍然想的是竹笛,他嘱咐前来看望他的学生毛云岗,说:“我有一个愿望,望你能代我完成。”“我希望你能组建、训练一支学生排箫乐队。具体搞法可以从少儿入手,先普及后提高,我们让曾经失传多时的中华排箫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

俞逊发病情的好转,是因为他遇到了两位高人,一是长海医院的著名医师叶华教授,二是神秘的台湾名中医古正先生。在排去了体内腹水之后,叶华教授在一年多中对俞逊发进行三次介入疗法。这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每次治疗,他都以非常乐观的态度感染俞逊发和他的家人。叶华教授提倡他每天练一小时笛子,身体允许的话,还可以去旅游。在他鼓励下,俞逊发在治疗期间还去爬了黄山。从俞逊发发病后一个月开始,他就开始服用出身中医世家、台湾古正先生的中药。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一年多以来,体力恢复得非常快。四个多月之后再到医院去检查拍片,肝上的三个肿瘤两个已经消失,另一个也已缩小,连医生都说这是奇迹!古先生为人非常和善,医德高尚。每当药吃得差不多时,他的药方已经从台湾传真过来了,还经常打电话来问病情。

就这样,随着身体渐渐好转,俞逊发说:“2003年,艺术界为我办了俞逊发笛艺四十五周年音乐会,我觉得我的艺术人生的句号画得还算圆满。可今天,我又有新悟,感到还不够,如果我的身体好了,我将开始新的艺术旅程,我想到莫高窟去面壁,我要在那里感受人生和艺术的真谛。为自己的艺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5710,俞逊发在接受香港中乐团的采访时说:“人生的始点、终点都是一样的,但人生的旅途尽不相同。在任何情況下,我均会想到,我的人生历程十分精彩,虽然我目前身患顽疾,但我还是想到它只是我精彩人生的组成部份,使我越发生命的光彩而想悟人生。”

病愈后的俞逊发已经筹划者自己的复出,他离不开深深眷恋着的舞台,他还想着抓紧时间推广中国竹笛。2005年夏天,俞逊发应翁增鹍的邀请,到上海杨浦民乐培训班指导竹笛演奏。
俞逊发传 <wbr>5

2005年夏,俞逊发在指导上海杨浦民乐培训班的学生

20057月中旬,在徐登朝的热情邀请下,为了笛子事业的发展,俞逊发赶赴浙江杭州余杭市,下榻西园宾馆,指导笛子夏令营并为第一届“听雨杯”海内外竹笛邀请大赛担任评委。该大赛名称由俞逊发先生命名,“‵听雨′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情的对话”。

俞逊发传 <wbr>5

 

俞逊发手稿-《听雨杯》名称的来历

 

 

724号晚,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名家、名曲笛子独奏音乐会。这是俞逊发大病之后首次登台演出,导聆林谷珍在俞逊发出场前,以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做比喻,称赞俞逊发“一个音出来,就要让你产生感动!”并说俞逊发是笛坛中注意从旁类艺术中吸取精华而提升笛艺和“自然之中有深意”的演奏家。随后俞逊发表演了自己的代表作《姑苏行》。舞台上的俞逊发,面庞消瘦,但曲子的演奏丝毫不差,精准、流畅,而且这次的《姑苏行》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的一次!一曲演完,掌声不绝,多少人流下了热泪。林谷珍自己也送上了一束鲜花,并做了长达十多分钟的导聆,他评论俞逊发是“人文吹笛,吹笛文人”,而且“其个人的艺术属性,在这块领域上没有人可以取代他”,“是我们民乐界、笛坛的一块瑰宝”。接着林谷珍说,“五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在场的诸位老老少少,我觉得真得是太有缘分了”,能够聆听到俞老师大病之后的首场演出。随后,俞逊发再度登台演奏了《云雀》,曲毕,全场掌声雷动,所有演奏会的名家、杭州本地的笛子演奏家都从后台手捧鲜花献给了俞逊发先生。



俞逊发传 <wbr>5

2005年《名家名曲笛子独奏音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俞逊发传 3
后一篇:俞逊发传 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