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不惑:这是被征服的舒适

(2008-12-01 11:40:19)
标签:

文化

“四十不惑”是“一种被征服的舒适”

 

四十真的不惑吗?答案可能很令人沮丧,也可能令人惆怅。

 

古人的生活轨迹是相对稳恒的,读书、科举、为官、归隐或士农工商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即便狼烟四起之时,也是生生死死,残酷却简单。所以,四十不惑。三分之二的人生之后,即便长寿的古中国人,也是心里的尘埃落定,红尘十丈,渐渐不为所动。

 

现代的人生层次繁多,好像一条基因变异的,在无数次蜕皮的蛇。四十可以放弃一些东西,变得有取舍一些,但是要看懂人事和人世,成就不惑的境界,那还是一个字:难。

别的不说,四十的现代人,连自己的孩子都快看不懂了,说什么不惑?代沟在今天,已经是“马里亚纳海沟”。5岁一个世代,生活方式好像魔方在嬗变。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考场。这句话在古代是一来一去的,回家的就不出来了。但是,现代社会归了故里的人,时兴复出,不但娱乐明星如此,正常人也不得不为之,说到底,是因为要和不断变异的社会接轨,弄不懂了要赶出来恢复到接轨状态。否则,四十不惑只是自动放弃和自甘失败、退出人生的遮羞布,就是上海人绝对不甘心的那声喟叹:“结束了!”谁被这么评论一句,都受不了,要再次杀进滚滚红尘,哪怕酸甜苦辣。

 

当然,四十不惑可以解释为人变得更加入世、圆通,不被教条和自我所迷惑,更加玩转了周遭的世界,这种状态也许被人津津乐道,但却有一个更大的讽刺潜伏着:这样的人是否放弃了初衷?不是不惑了,而是像上面说的,在自我设定的幸福观上结束了,放弃了,变成了自己没有向往过的一种东西?随波逐流的一种满足,被征服的一种舒适。

 

最后和最大的沉重问号是:四十不惑是否是激情不再、青春消褪的表征?人是化学的人,青春的化学成分蒸发殆尽,我们的冷静是火山从活到死的产物,我们的所谓智慧只是迷惑人的激情放弃我们时的一个安慰奖,免得我们不能忍受没有青春芬芳气息的下一个四十年。

 

怎么看,“四十不惑”都像是一个十字架,当我们接受了这个说法,我们开始佝偻的背上就自愿地压上了苍老的重负,接受了下一个四十年的游戏规则。然后不知不觉间和迷人的人生最迷人的青春年代永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