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碳中和365 |
分类: 经济管理 |
养牛与光伏发电。
前几天,有国电投资公司的领导找到我的一个顾问单位,说是银行推荐来的,主要谈项目合作。他们是搞发电建设的,而我的这个顾问单位是一个养殖、加工和销售畜禽产品的,两家不搭嘎啊!有什么业务合作呢?原来,国电投要在一个县里建光伏发电场,需要占地大约2000亩地,当地政府要求配套建设一个养殖场或者饲料种植基地。光伏发电与养牛本没有关系,现在却要结合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当地政府把资源提供给企业以后要求拿到资源的大公司大企业要反哺当地产业。二是碳排放碳中和的需要,关于这一点是“未雨绸缪”,也许过不了几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2020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条新闻,中国向世界宣布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简单说,就是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会被植树造林之类的手段消化掉。
罗胖在跨年演唱会上说: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么,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装机容量会是现在的70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打开了;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燃油车,都将退出历史。那么大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换一套产业链、换一套规则和玩法,重来一遍;那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啊,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26%以上,中国的生态环境会发生一次飞跃;意味着整个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价值、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会被重新定义;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那么所谓的马六甲困境,也就是能源运输卡脖子的问题,将不复存在。那么中国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也会迎来一个新局面;意味着中国的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制造业啊,那是中国人的基本功,到了咱们的主场啊。凭借制造业那个可以不断优化、持续迭代、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的特性,将释放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中国承诺要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承诺,这项事业的难度相当大的。欧盟承诺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美国虽然没有说,但很多州已经在往这个目标努力了。根据斯坦福大学普雷考特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崔屹教授的估计,美国应该能早于欧盟实现这个目标。
2020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列举2021年八大任务里就有一条“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什么是碳中和?这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碳中和简单地讲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和因为人类活动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数量达到平衡。
能量供应量最充足、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解决办法,可能还是太阳能,当然必须要有配套的储电技术。
以后在碳中和的要求下,企业要逐步做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运营碳排放净值为零排放。第二阶段是运营和业务生产的碳排放净值为零。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确保使用的工具、服务等的碳排放也为零。
吴军预测以后会有以下几点变化:一是碳额度会成为一种交易。二是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会改变。三是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实现碳中和,从而形成许多机会。四是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结构会发生变化。五是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可能会有碳税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