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7@365再回顾双节旅游大数据及未来变化趋势

(2020-10-13 10:56:10)
标签:

365

旅游

财经

分类: 经济管理
    一、大交通:
10月1日-8日,全国民航共计运输旅客1326万人次,日均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国庆假期的91.07%;全国实际飞行航班117327班次,日均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国庆假期的89.7%,其中国内航班109856班, 日均航班量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12.98个百分点;平均航班正常率95.04%,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平均客座率78.64%。国内主要旅游城市进出港旅客订票量和客座率已接近或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自驾游出行大幅增加,但是城市进出时间过于集中,造成了交通拥堵,而且在途中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游玩”的时间,所以,今后要完善航空通道和支线机场建设,地面要完善租车服务以及异地还车服务,这样可以减少在路途上的时间。

二、酒店:
    根据携程发布的“国庆黄金周旅行热力地图”,今年国庆高星级酒店的预订尤为火爆,订单量同比暴涨超过600%,预订均价也稳步回升。其中,上海的高星酒店均价已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20%,位居涨幅第一,越是高端的酒店预订越是火爆。酒店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疫情推动了酒店业格局变化,未来中高端酒店将成为国内住宿业的主体。丽江客栈专业人士反映:随着游客对于民宿客栈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生意较为火爆的民宿客栈,大多属于颜值和服务“双高”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酒店住宿要求也逐步升高。应该说,出现了两极化倾向,一部分人热衷于高档酒店,体验奢华享受;另一部分人则追求轻奢自由,比如方便快捷、无人值守的商务酒店就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而民宿则要求干净、方便、特色、安静以及交通便捷,会吸引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群体。

三、景区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重点景区迎来了2020年客流高峰,接近或达到了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9月18日发布的“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的政策上限。其中,10月4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凌晨4点半游客在雨中排队”、安徽黄山景区“登山游客进退两难,打油诗‘雨天爬山先看树,登到山顶都是雾。前后左右再一看,五颜六色塑料布’风靡全网”、河南老君山景区“游客遭遇鹅毛大雪”、贵州梵净山景区“游客花几十元购买雨衣但依然全身湿透”、四川峨眉山景区“游客双脚离地也倒不了”、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景区“接近景区最大承载量非预约不入园”、四川乐山大佛景区“排队两小时参观十分钟”等上了新闻热搜。
   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旅行社组团明显下降,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数量下降到10%以内,比2019年的30%占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散客比例大幅增加至90%以上。自由行,本地游增加。作为传统旅游的三大支柱(宾馆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2020年旅行社遭受重创,新冠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的到来,旅行社正在进入生死存亡期二是景区门票销售渠道的变化:通过OTA(美团、携程、同程、驴妈妈等)销售的散客比例大概在50%左右,基本保持稳定,通过景区自有渠道(淘宝店、景区官网、微信公众号)销售的散客比例占40%左右,比2019年出现大幅增加。三是高等级景区供不应求,普通景区供过于求。

四、餐饮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全市437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联华超市、宝山万达、丝芙兰等10家纳入统计的零售商业企业共实现营业额26.45亿元,同比增长11.4%;大富贵酒楼、光明邨、上海外滩W酒店等10家纳入统计的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1.37亿元,同比增长10.6%。

     “民以食为天”,餐饮是老百姓刚性的消费需求,也是疫情后恢复最快的领域。商业是老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好生活”刚性的需求。中国有7亿城镇人口,(外出)餐饮和商业(购物)已经成为城镇居民高频的刚性消费,餐饮和商业出现同比增长,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回归正常,而且出现了餐饮和商业的升级消费需求。


五、旅游目的地

根据携程租车数据显示,海南、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广东、贵州、浙江、山东和新疆是国庆租车自驾游人气最高的十大省市。其中,三亚稳居国庆假期豪华车型、跑车订单最多目的地排行榜首。从豪华酒店出租率、跑车订单数量可以看出,三亚是国内高端游客最密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因疫情原因“出境旅游转国内旅游”的最直接受益者。

   上海是出行最多的地区。最悲催的是香港,受新冠疫情和封关叠加影响,“十一”黄金周前5天,内地访港游客仅801人次,同比去年暴跌99%,呈现断崖式下降。香港海洋公园、迪士尼乐园、铜锣湾商圈等往年人气爆满的场所,今年黄金周门可罗雀。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和“出境旅游转国内旅游”的新旅游格局下,国内旅游目的地正在迎来重大利好

 

    对于中国旅游而言,新冠疫情让传统旅游企业遭受巨大的冲击,很多传统旅游企业将会被淘汰,很多传统旅游人收入锐减甚至失业,同时,新冠疫情也来到了全新的市场机遇,“出境旅游转为国内旅游”进一步扩大了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提升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档次,让优质旅游供给得到市场的更多认可,创新型旅游企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倒逼旅游供给侧改革,旅游行业推陈出新,在变革中取得新的发展


  任国才(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副院长、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认为:

  


中国旅游基本面总体稳定,国内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复苏势头强劲


    14亿总人口、7亿城镇人口、4亿中产阶层人口,这是中国国内游客的数量基础。2019年全国GDP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2万元,这是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经济基础。


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8%,而在新冠疫情基本控制后,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止跌回升,增速为3.2%,《经济学人》预测,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2%。按照IMF的预测,2020年由于疫情的深入影响,全球经济预计将下降3%,除了中国之外的全球前10大经济体都将出现负增长,其中,美国经济预计下降5.9%,而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2%。到2021年,由于实施的各种刺激措施在继续发挥效能,中国经济增速或将暴涨到9.2%。这是中国国内旅游复苏的经济动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DCTxyqib2HvK2lAa6j7YkGWgiaFGKT3nLzqOuJmicOcloV8xeVxwJK2S7nWJeNbyfQcZxiaicXLEG2bN2JePdplp4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中国经济和人口的基本面保持不变,在新冠疫情全面控制情况下,国内旅游巨大的消费潜力将快速释放,国内旅游将迎来强劲复苏。


旅游市场端:“预约旅游”成为新常态,旅游消费日益理性和成熟


2020年,全国重点旅游景区已经全面进入预约旅游,而且,正在从提前预约为辅、现场预约为主,过渡到提前预约为主、现场预约为辅,游客在景区售票口排长队买票的拥堵情况已经大大改善。游客在出游前就提前进行预订和预约,让旅游行为更有计划性,盲目出游导致的拥堵和等候也会相应减少,旅游质量也会逐步提高。全国各地酒店已经预约,铁路订票、船票交通预约,笔者预测,从2020年起,“预约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常态,随着游客预约习惯的养成和预约预订技术的日益成熟和逐渐普及,自驾游、停车场、甚至上厕所,游客都会逐渐养成预约习惯,规避不必要和无价值的等候与拥堵。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经历新冠疫情,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更加理性和成熟:高收入游客选择高价格的产品和服务,大众游客选择中低价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客,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信息的日益透明和反馈机制的日益完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步减弱。


旅游供给端:优质产品和服务受到追捧,供给进入分层、分级、分类阶段


2019年,中国出境游客数量1.3亿人次,境外旅游消费超过2万亿元。2020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国际航班的锐减甚至取消、出入境海关的严格控制,原本选择出境游出国游的游客,转而选择在国内旅游,国内高端旅游产品迎来需求热潮,高端旅游产品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的销售一空,甘(肃)青(海)大环线的自驾游火爆,是“出境旅游转国内旅游”的最好例证。


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成为推酒店市场趋势变化的助推器,性价比高、体验度好、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中高端度假酒店更受到消费者青睐。“疫情就是号角。无论是单体、经济型还是五星级酒店,简单的‘洗、息、睡’型的酒店将越来越难满足现在的需求。而那种有趣的,能给用户带来更多体验的酒店将会脱颖而出。”


由于“出境旅游转国内旅游”,旅游高端产品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而普通的旅游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销量并不佳。从2021年起,旅游供给侧分层、分级、分类对进一步凸显,每个旅游供给,不管是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企业,都要先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再根据目标市场需求情况,针对性研发和提供产品和服务。


旅游渠道端:传统旅游渠道将被淘汰,新的旅游渠道正在涌现


2020年,对渠道端,无论是旅行社、还是OTA,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对旅行社而言,2020年是旅行社的分水岭。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传统的旅行社将走向“消亡”。不是旅行社自身做的比以前更差,而是旅行社固有的产品模式(团队旅游)和商业模式(通过信息不对称赚钱),正在不适应主流消费市场(80后/90后/00后)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自助游、自由行、网络化、社群化),被主流消费市场抛弃只是时间问题,而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就像当年的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诺基亚手机被智能手机取代一样。


对于OTA而言,2020年也是很艰难的一年,但未来几年将会更加艰难。传统OTA简单的产品搬运工(将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销售)和产品装配工(把单独产品组合为产品套餐)方式,正在被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取代,而新冠疫情催生的预约旅游加速了“去中间化”的到来:游客可以直接去旅游景区官网或微信公众号购买门票同时进行入园预约,不需要也没必要分开操作两步,先到OTA购买门票再到景区官网进行入园预约。在疫情之中风起云涌的旅游直播等方式,正在用技术与模式为渠道赋能,通过渠道的创新为游客和目的地提升附加值,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21年起,旅游渠道将迎来一次全新的重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