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融资365 |
分类: 经济管理 |
金融创新产品——投资银行方面的
中小企业融资,不仅依赖于一般的商业银行,也会依赖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由于民间资本充足,银行存款利率降低,理财产品又不足以吸纳全部民间资本,中小企业等经济实体又存在大量资金需求并易陷入融资困境,促使金融创新产品呈爆发式增长。例如,网络零售中介淘宝带动的电子支付产品支付宝,因民间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而带动的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还有很多形式灵活的网络众筹、P2P等具有融资功能又非传统银行或金融机构采用的业务模式。很多业务依托互联网工具,效率高,且金融脱媒较为普遍,大量产品的运作构成行政监控体系外的资本运作,存在监管缺失现象。和传统银行一样,这些业务具有融资、信用担保、流动性转换等功能,但它们本身没有金融业务组织形态。它们不是银行,却和银行有相同的功能。在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实体发展的情况下,实体企业客户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所以影子银行就应运而生,成为又一种资金融通渠道。
金融创新产品是在资金需求市场与监管的矛盾中不断演化和推出的。一个金融创新引出了金融监管,结果酿成了金融危机。而监管的加强,反过来又促进了新的金融创新。创新和监管的相爱相杀从此就成为金融市场的一根主线。 后来,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创新也好,监管也好,它们的复杂度都越来越高,危机也越来越常态化。但是,基本逻辑没有变。只要有融资需求,一定会想办法去创造出金融工具,而新的金融创新工具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然后导致资产价格上升。当市场的反应过热以后,又会遭到监管的限制,从而又刺激新的创新模式的出现。所以,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交替上演,危机则是它们博弈的结果,也是新一轮博弈的起点。(香帅——北大经济学课206丨创新、监管和危机:金融市场的新陈代谢)
不可否认金融创新产品在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问题。
我们如何判断某个金融创新产品的好坏,避免进入一个风险坑呢? 金融创新产品如果想做得好,都要在背后有过硬的金融逻辑,具体说就是要拥有高质量的大数据、高技术含量的算法,以及风控方面的高技术壁垒。这几点,都可以用来判断一个金融创新产品靠不靠谱。
与投资银行虽然叫银行,但它不是商业银行,不做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而是做证券市场上的投融资业务。比如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兼并收购,帮助客户买卖证券等。在中国,投资银行通常叫做“券商”或者“证券公司”。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是被要求严格分开经营的,投资银行由于受到的监管比较松,所以它能够进行很多的金融创新。在过去曾经出现的一些投行创新产品,比如,证券的发行承销,是投资银行最传统、最赚钱的核心业务之一,企业的新股发行(IPO),就属于发行承销。投行就像媒婆,一边是需要筹集资金的企业,一边是投资者,就像婚恋市场上的男女,需要调查、宣传、包装、撮合,最终把两个人送入洞房。
兼并收购是投资银行另一个重要业务领域,主要从四个方面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规模和协同效应;分散风险,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瘦身;强强联合,资源互补。杠杆收购是一种特殊的兼并收购。所谓“杠杆”就是用很少的资金撬动很多的资源进行收购。如果通俗理解,杠杆收购一点也不复杂,就是借钱买企业,四两拨千斤。杠杆收购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关键看怎么做。
.零售经纪是投行为散户提供的证券交易中介服务。零售经纪极其重要,是全球金融民主化的开端。在零售经纪商业模式上做一点微小的改进,都可能成为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垃圾债是典型的金融创新,它其实并不垃圾,是指那些高风险的债券,因为投资人的本金保障比较低,所以会要求高回报率。沃伦·巴菲特就曾经买过亚马逊的垃圾债券,获得很高的收益。垃圾债和其他金融工具一样,遵循着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原则。量化交易也是重要的金融创新,它是指通过挖掘海量数据,寻找规律,然后用计算机对规律进行自动的计算和决策,最终获得高收益。如果金融市场的规律发生变化,量化交易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智能投顾、机器人选股、P2P等等都属于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