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就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心远地自偏”——地偏,并不重要,心远,才是关键。
说来有些奇怪,我对于新疆的了解是读了二十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关于新疆探险考察活动的书。对于中国隐士的了解也是一个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书《空谷幽兰》。
正是因为参与辟谷养生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对道家的好奇心,探究神秘的辟谷养生术。在网上浏览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道家发祥地在西安,在秦岭的终南山。于是,这本《空谷幽兰》就进入我的视野。这是一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类似游记的书,介绍了作者在中国西部寻找隐士的过程。而隐士生活的地方集中在终南山。终南山在西安南四十公里处的那座两千六百米的山峰,也指与之相毗邻的东西一百公里以内的山峦。这本书引导我进入终南山,认识了几个正在修行的道士。(见我的“初探终南山”)
一些大师称:终南山是真修行的出家人去的地方。
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这些隐士寻求是不变的东西,那是道,是我们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
没有森林,就没有枯枝;没有枯枝,就没有木柴;没有木柴,就没有茶;没有茶,就没有禅,就没有隐士。
佛教历史证明一点,几乎每一位大师都是先经过隐居生活才开悟的。隐士生活远于寺庙生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物理条件和物理时间。
隐士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修道。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正如《后汉书》“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已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隐士或者一生成为隐士,或者去从政,或者在不同时期作隐士或官员。
屈原,伯夷和叔齐,张亮,诸葛亮,孙思邈,王维等等等等。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找到现实中的修行者,探寻隐士的生活。
他首先到终南山的楼观台追寻老子的足迹。考证道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从尧舜禹到黄帝,再到老子与尹喜,王重阳与八仙吕洞宾,几千年的人和事,在他笔下就是一瞬间,仿佛昨日之事。楼观台是老子传道给尹喜的地方,也是《道德经》诞生之地。我专程前去探求,看到讲经台的壁画讲述了这个故事。他在书里第一次写了他采访的一位住持----时年已出家40年的60岁任法融(我非常幸运的见到道长本人)。他介绍了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区别在于前者必须出家受戒,而后者不必受此约束。但是不管什么派,要修行就要给自己作要求。老子说:修道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所谓自然就是不强求,当你自然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你就必须静修。静修之处就需要一个安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然如果做到修心静心时,在闹市修道也未尝不可。)这也许就是隐士形成的原因吧!
对于中国人来说,华山的名气远比终南山大得多。所以,也有人认为,华山是道教诞生之地。所以,比尔.波特和史蒂芬又去了华山,拜访一位谢道长,祖籍山东,时年80岁,已在华山生活60年。而谢道长对于道教的现状表示担忧,因为现状学习和修行道教的人越来越少了。尽管,有许多中国人认为道教是纯粹的国教。
这里值得写一笔的是,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他所经之处,许多道观和文物都毁于文革时期。
比尔.波特在华山还采访了一位70岁已在华山顶生活45年的薛泰来道长,薛道长讲述了华山道士和道姑的修行现状。由于旅游开发,原本幽闭之处不在安静,他们也变成了游客观光点,还要接待游客。所有传道和收弟子都需要道教协会的批准。并说有一位苏道士就因为此而退出协会,去另外一个地方去修行。而作者试图前往,无奈道路艰险而不得不放弃。薛道长讲了学道不必去找师傅,到了一定程度师傅会找你的。道是不可言传的,要悟,而悟道之前必须修行,修行要花很多时间的,一定要保证身体健康,否则活不到实现目标的那一天(干什么不是这个理呢?)。他认为,楼观台比华山要好一些,但是在那里修行的人也太多,要想静修就必须到更深的山里,那里缺衣少食,可能就要靠辟谷了(这是书中第一次看到辟谷的提法)。
终南山是佛教还是修道教之地呢?实际上,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并在三世纪兴盛。道教在中国起源远早于佛教在中国。所以,终南山是道教修炼之地有史书记载的远远早于佛教。多说几句,佛教和道教大方向看是一致的,不同之处道教强调命,佛教强调性,但是真正的修行人是性命双休的,只不过在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
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华山、太白山寻找道观和寺庙,追寻过往的隐士和现今的当代隐士,他们中间有李白、王维、孙思邈,有目不识丁百岁老人、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和妙龄女郎。纵观隐士的历史,无非有这三类人:道教隐士、佛教隐士和知识分子隐士。但是,曾经也有高官与隐士之间的特殊关系,想当官去隐士,尤其唐朝为甚,以致人们称为“终南捷径”。隐士们隐居意味放弃社会,也意味着放弃贪欲,他们通过改造自己,进而寻求改造社会,更多的人是为了冷却自己的热情,回归自我。修道之人无法脱离人群,然而为了修道,又必须远离社会隐居----至少是暂时的,以进行自我修炼和制心一境。
其实,现在的生活我们修道真的还能找到无人之处吗?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心远地自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