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2011-05-19 19:28:37)
标签:

摄影

陈小波

新华社

图片编辑

读书

分类: 杂七杂八

  

    摄影协会热心的秘书长邀请我参加一个晚宴,要我见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她温文尔雅,简单的色彩搭配的休闲装透露出知识女性的成熟之美,轻言微笑,无法掩盖她对摄影的深刻解读。

     席间,她的话不多,但是句句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风光摄影不能是简单的复制。”

    “不能简单模仿某个大师的作品”,“更不能扎堆,造成近亲繁殖的畸形儿。”

    “摄影作品不要去追求奇怪的拍摄技法,不要仰仰俯俯,利用镜头去追求所谓的‘视觉冲击’”。

    “35mm表现的平淡和真率,也许就是摄影的真谛。”

      手边正好有一本《摄影视觉》(2010年12月刊),其中有题为“2010全球年度摄影师大赛中国赛区获奖作品赏析”,她就是评委之一。我们看看她对几幅获奖作品的评语:

 

总冠军奖:《玉树精灵》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我们一直在寻找具有影像深度和力度的图片……”。

 

动植物类冠军:《一天到晚不游泳的鱼》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无论镜头指向人、动物还是风景,都对人的内心进行探索和追问……。”

 

   今天看到一篇新闻稿,国务院要求妥善处理三峡蓄水带来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扯远了,回到我们的话题。

 

旅游类冠军:《飞扬》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大部分图片我们看不到摄影者的心……”。

 

运动类冠军:《赛牛》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这张照片明显是具有民俗表演化倾向,这样的民俗表演周围一定站满了摄影师。摄影嘉许那些独立思考、独立行走的人。所以这样的照片不是我们提倡的……”

 

风光类摄影:《舞动北京》

听懂一位大师的课

“可能是看到中国当代摄影太多美的令人焦虑、美的毫无道理的照片,每次评委都在穿过泛滥成灾的‘美’照片,寻找那些和现实有关、和摄影者内心有关的照片。”

   

    (这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风光类的金奖照片。)

    似乎反映出一种趋势和要求:风光照片也应该承担通过相机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责任,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美。

   现在的相机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而普及到几乎每一个有能力“出游”的人,大量的摄影发烧友纷纷追求并不断自己的“艺术作品”,如果简单的想拍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照片”,真的很难!

    但是,也不是没有出路!

    每一个人都绝不会一模一样,这就是与众不同的作品的根本——用自己的情感和体会去拍摄!

    她看了新疆摄影师裴洪斌摄影展,称赞有加,而她最欣赏的几幅作品,恰恰是裴老师自认为的“心情”之作,是他个人情感的创作。

    她就是陈小波老师——新华社高级编辑。

 

    摄影师要用心、用情感去创作,要让你的作品反映你的思想,哪怕它只是一张风光照片。这是对镜头后面的“头”的要求,也是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