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从玄妙不可拟议的众妙之门往内窥探,“观自在的修士”将发现“玄德”的“真一境界”正是从真道本体孕育流化而出。在这不可思议的无为国度,“心”“物”在此是模糊不分无可名状的;这时你心灵对物象的觉知将是恍恍惚惚的似有若无,与现实世界的情识知觉是大异其趣的。
在恍兮惚兮中似乎有“心光”从心灵的幽微机兆里隐约濯现,这就是“有名物元”的冲虚之气。在惚兮恍兮间似乎有“妙慧”从心灵的幽微机兆里隐约濯现,这就是“无名心性”的冲虚之气。
在这里心之元性与物之元素已然细密无间的相互融合为“一”。
真一的境界因为心物密契而显现出“情”的超能量态,这种超越能量境界是真实不虚的,因为其中储存无限信息,整个物理宇宙万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它们生成与发展的所有资讯都在此真道境界中流通共享。
虽然,强调个人的努力,但是并不是因为你努力了就应该得到你所需要的人生。还需要你的机遇和命运。有人不相信吗?正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但是,“其名”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读书的时候很羡慕一位同学,她有一位知书达理的父亲,经常给她写信谈人生、谈理想,教她如何做人。有时她把她父亲的信给我看,对我的教育和启发也很多。这幅字也是我通过她向她父亲讨来的,认真看看,仔细揣摩,别有一番滋味。
我是一个不太爱问问题的人,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明白也没有可以去问得人,我就自己去琢磨,当然没有效率了。在那个年龄阶段有些事情就按照自己的判断做了,比如,大学毕业就没有人可以或者说我也不愿意找人商量就业的问题,听从学校书记的话“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服从分配去了一个根本就没有人在乎我的地方,一个人一呆就是八年!我认为,那八年与我现在走的路来看是荒废的八年。如果用我现在的境况与那八年相比较,现在又是虚度光阴。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互相没有帮助和影响,两个不相交的轨迹。
博学和爱好广泛最后都应该落脚到一个术有所专上,如同一把剑,要有剑尖,方能有刺破的力量。又如同金字塔。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要做到“惟道是从”。
在短暂的人生路上,“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明确、用心、顺势,才能“以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