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尔街金融海啸的不断蔓延,美国政府已经感受到来自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财政部长保尔森说:要用一切措施保护美国的金融市场,但是,美国公众可不这样认为。 自美国政府9月20日将救市方案提交国会后,争议就一直未断。就在9月28日还有消息说国会两党已就救市计划细节达成一致,允许政府分阶段使用7000亿美元用于救市。可就在此后的第二天,众议院就否决了救市方案。现在,救市计划又推出了新版本等待两会投票表决。2日,美国参议院以多数票通过修订过的新版救市方案,但是星期三众议院能否通过仍然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美国救市方案如此难产呢?
对于布什政府用巨资救助华尔街的行为,美国民间一直反应强烈。让许多民众感到难以接受的是,美国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但现在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投机者却需要纳税人来为他们的过错埋单。为此,100余名经济学家日前上书国会,强烈反对这一救市计划。
民意显示,逾半民众反对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市,特别是那些金融机构的CEO在搞垮了投行以后还可以拿到巨额的退休金和薪水,激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反感。许多民众也进行集会示威,抗议政府向华尔街屈服。
众议院的议员都来自小选区,与当地的民众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反对之声迫使他们投出了反对票。因为他们深知:今天的议员地位和薪水不是政府给的。况且今年11月4日就面临选举,他们不能不顾忌选区民众的意见。
美救市方案虽然时间紧迫,但是通过的程序和民主的程度一点都没有含糊。可以看到,美国民意的传达渠道通畅,决策层能够真正的代表民意。这是任何可能侵害广大民众利益的政策法律都不会得以通过的原因。
2007年5月30日凌晨,中国财政部公布了一个新政策,这个新政策被称之为“夜半鸡叫”,即: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1%提高到0.3% 。很多很多的股民在第二天股市大跌时才找到了原因--有人半夜抢钱。
2008年8月28日上交所修改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限制股东们的增持行为。9月24日,沪深交易所紧急修改相关规定,将禁止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窗口期”由30天缩短为10天,这显然是为了配合国资委的增持救市政策配套出台的举措。
我不仅要问:类似的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权利的使用是否有合法的授权?朝令夕改,规则尊严可有?
我们也不妨“难产”一次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