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娜有罪,罪不应得-----我为漢娜辩护

(2007-03-24 12:42:27)
分类: 情感札记

审判长:

    对于汉娜的审判是历史的责任,我们这代人要对过去一代曾经犯下得罪进行审判。上一代人犯下的罪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不论这种集体犯罪在道德和法律上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从我们这一代来看,犯罪本身都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漢娜是这个集体犯罪中的一员,她是一个有罪的人,同时她又是一个可怜的无辜的受害者。起诉书指控漢娜的罪行:为集中营挑人;几百名妇女被大火烧死而不施救。

   一、漢娜从西门子报名加入军队,成为一名看守。这点并不能说明她就有罪,她加入军队另有隐情,我会在后面说明。

   二、起诉书指控漢娜在集中营担当看守期间,挑选集中营的囚犯送往奥斯维新,也就是送往死亡。漢娜之所以挑选一些会认字的人留在她的身边,不是为了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为她朗读。之所以又送他们出去,和杀死她们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送还是不送,这些囚犯都是要被处死的。而处死囚犯的人不是漢娜,漢娜也不可能解救她们。漢娜只是以一个看守的便利挑选了一个朗读者。

   三、起诉书中最主要的指控是在转移囚犯的过程中,遇到了轰炸,当时关押囚犯的教堂被炸,大火烧毁教堂,而身为看守的漢娜未能开门营救囚犯,致使几百名妇女葬身火海。指控的证据是幸存者――一对母女的回忆录,还有一份当时事件的记录文件,这份文件又是漢娜所执笔的。

   不论如何,漢娜作为一名看守,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责任去解救受困的囚犯,打开被锁着教堂的大门,虽然当时她们女看守不只她一人,而且当时还要抢救同样受伤的警卫队员。但是,这些都不能推脱她的罪。

   四、起诉书指控漢娜的罪行实际上都与漢娜的一个最大的秘密有关。这个秘密让她非常难为情,这种难为情转化为她内心的羞耻之情。也许很多人能够明了这种羞耻之情是许多不鍴行为的根子。她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相,其实她根本不是追求自己的什么利益,她是为了自己的“真理和正义”而战,她也不明白这种战斗的厉害关系。她总是在遮掩,所以不能襟怀坦白,也不能完全成为自己。

   她离开西门子是一种躲避。挑人也是一种掩饰。承认那份足以判她重刑的记录文件又是她不知轻重的一次遮掩。

   她宁愿受到重判,也不愿意放弃死守的秘密是什么?

   漢娜根本不会读,也不会写!

   这是法庭提出要对那份文件进行笔迹鉴定,漢娜却要承认是她写的原因。而幸存者的回忆录她也根本看不懂,对她有利不利的证据一概不知,她为了她的“战斗”,接受了所有的指控。因为,她认为: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泄露自己是文盲你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她不是要显露那些她能够做的,而是要隐藏她不能做的。”

   对这些我们还能说什么?

   漢娜要承担大火中不幸丧生的人的应有的责任,在这场大火中她有罪,但是并不是罪魁祸首,应当承担的是一个人出于良知而未尽职的责任。

   漢娜有罪,罪不应得,应当从轻判处。

 

 

   德国人本哈德·施林克写的《朗读者》以一个自述者德身份在讲述一个故事,故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年仅十五岁的米基与大他二十岁的漢娜的爱情和鱼水之欢;第二部分是对纳粹时期担任集中营看守的漢娜进行的审判;第三部分讲述米基与狱中的漢娜的关系。

  我看完本书後反复读了几遍,特别是第二部分,深为漢娜的“羞耻之情”所困扰,又明白“羞耻之情是许多不鍴行为的根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是嗎?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让别人看来不明白的行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月亮风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