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及沿海地区,虽然有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但是仍然不够。
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特别是兵团,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在新疆,稳定第一,发展第二。而兵团自从他成立的那天起就主意承担屯垦戍边的政治任务。
因此,这儿的官员非常明白这一点,宁稳不冒,经济落后没关系,但是决不能“乱”。这点让他们逐渐形成了保守、懒惰的工作作风。
新疆每年都有成万的应届高中生考到内地读书,这些学子毕业后后来的又有几何?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吸引人才的标准是硕士以上或中高级职称的人才,新疆每年都有大量的这样人才“孔雀东南风”。落后的地方如何留住人才?
现在有所谓的援疆干部,他们在这儿呆上二、三年就回去了,刚熟悉环境和生活习惯人就走了。更多的来疆人员是民工。就以每年的拾棉花工来说,每年都有几十万人进疆,但是他们带走了5、60亿的收入。
我自郑州开车去徐州,6个小时的近700公里的路程,穿越了三个省份,高速公路的两侧,绿油油的庄稼和密不透风的树林覆盖了大地,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这儿的土地珍贵啊。
但是在新疆情况大不相同,6、700公里甚至更远些,都杳无人烟,一平方米有三棵草就算草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多。
截然不同的情况却适用同样的土地政策,即使有区别也不大。
新疆,特别是兵团的工业基础不能用薄弱来形容,而是没有基础。刚决定走工业化道路,就遇上国家的宏观调控。就2006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国经济增长偏快,一是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二是货币信贷投放过高。三是外贸顺差过大。因此,国家可能继续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主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
而兵团的情况又如何?2006年1—7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34亿元,增长11.5%,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比自治区低13.6个百分点,而且低于自治区所有地州市的增长。工业投资下降9.9%,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9.1%。利用外资仅到位1780万元。
新疆尤其是兵团的经济决不是过热过快,而是过冷过慢。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使新疆的经济雪上加霜。
政策往往是滞后的,东部地区“创新”搞完了,反映出问题,国家开始调控和管理。这是新疆才刚动手,哪里还有机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区别对待政策才是解决西部地区的关键。而且,这些区别对待政策要切实可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有利于人才战略的落实,才能保证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
政策的“一刀切”将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将断了新疆经济发展的香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