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挂号费,还病得起么?
(2017-04-29 14:22:31)| 分类: 杂谈随感 |
天价挂号费,还病得起么?
文/维扬卧龙
广东省中医院发布了一条公告:为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就医需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院拟从4月1日起,专家除开设日常门诊外,部分专家增加夜诊、周六下午诊、周日诊、节假日诊及特需日诊出诊时间,并严格按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执行,具体诊查费(含挂号费)如下。通知中可以看到该医院按照专家的级别不同,诊查费从50—1000不等。
的确,相较于医院的各种检查费、手术费和药费来说,门诊挂号费很低,体现不出医生的服务价值,适当提高些可以理解,但是动辄几百上千的门诊挂号费,除了医院股东、医生、贵族群体受益外,普通百姓有好处么?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需要医生的医疗服务。可是看目前医改趋势和部分医院的试点,真是不看好!
虽然广东省中医院标明这些专家平日坐诊是10元,其他时间才是几百上千,可是他们不是所有正常工作日都坐诊的,这些专家一周只坐诊一天,最多两天,其他时间都要按几百块的门诊收费。这说明啥,说明专家是多点执业的,虽然对于患者来讲,他们有可能幸运花几个小时排队挂到了专家10元的号,三四分钟能解决问题么?
让有钱人自费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去高端医院看病,不再和穷人争食。这看似非常市场化的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昭示着医疗服务的优质对象是贵族群体是有钱人,医院将沦落为和银行一样的势利,对权贵者精心周到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而普罗大众将会只能望医院兴叹,或者自学点可怜的入门知识,有病买药自医。
是以,笔者以为调高公立三甲医院的门诊收费可以,但是不能一下子涨成天价,医生的服务价值不能只靠门诊的收费价格来体现,公费医疗的性质有公益性,理应由财政负担一部分,给医生提高工资薪酬的部分钱应该用制度的形式从财政拨款中体现。毕竟这是公立医院,而不是民营私立医院。如果全部用市场化来运作,还用挂公立这块招牌吗?
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从开始就不是市场的手在调节,到了挂号这块,却要市场化,那简直是本末倒置。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正重点,不是用增加门诊挂号费的形式来体现医生的服务价值,恰恰是需要国家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和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试想他国都有能力开展全民免费医疗,何以我们必须要远远超过普通居民承受能力的医疗门诊挂号费用来体现呢?
美国人看病贵,但是他们有完善的制度和强制的医保,看病扣除这些后,个人负担的部分其实不多,是以不要只看到美国医生的高收入和表面的高治病账单,就要学个皮毛,用患者的钱来体现医生的服务价值。因为这样学是不伦不类,会彻底的把贫民患者拒绝在医院大门之外,虽然他们有强制的医保,但那动辄几百上千的挂号费属于医保非报销范围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