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球打抱不平:雾霾拿政府出气非严肃思考

(2017-01-05 16:34:05)
分类: 杂谈随感
环球打抱不平:雾霾拿政府出气非严肃思考
  文/维扬卧龙


  环球时报1月5日社论 全社会必须就治理雾霾只能是一场人民战争而不能仅仅是官方和企业去迎战的行动达成共识。现在舆论场上的抱怨很多指向了政府,作为发牢骚,出出气,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心里不痛快,这时候拿政府当出气筒最好编段子,也最容易有舆论效果,但这不应是我们的严肃思考。


  环球时报心疼政府被骂,认为雾霾面前民众应集体冷静和沉着,而不是牢骚抱怨,拿政府当出气筒,治理雾霾需要民众和政府积极配合。笔者以为,环球此论不公,明显偏袒政府。因为神州大地被雾霾全面攻陷,那恰恰是政府的发展战略出现了问题,民众发牢骚这是最为基本的权力,按照环球的护主说法,如果民众要问责政府,岂不要坐大牢?


  环球时报认为,全社会必须就治理雾霾只能是一场人民战争而不能仅仅是官方和企业去迎战的行动达成共识。这点笔者也不认同!因为,政府享有人民赋予的管理权,政府有制定和监督企业生产制造以及经营的物品提供的服务应达标准权力,如果政府和企业都能做到,怎么还会形成雾霾?就好比企业破土动工有环评标准,排污有排污标准,民众用着的物品都是达到政府认定合格的东西,怎么还会被雾霾困扰呢?


  上世纪洛杉矶雾霾严重,政府就是突破阻力推进《清洁空气法》的修订,强令汽车公司出厂汽车全部安装净化器,并且责令研发清洁汽油,终于迎来久违的蓝天白云。那么我们既然知道污染源来自哪里,知道APEC蓝已经证明,只要我们敢于舍弃,蓝天就能迅速回来。那么为何还要把治理雾霾的重任和期望只是寄托在民众身上呢?民众是有权批准高污染低效能企业的建立,还是有权代替环保部门去监督惩罚污染企业,亦或是能自制清油汽油改装尾气排放?


  环球时报认为,APEC蓝显示了蓝天的可造性,但是它所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却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这点笔者也同样不认同。APEC蓝是人为的政令大面积的停工换来的蓝天,但是蓝天并不是让人类回归原始社会,废弃工业建设。蓝天被雾霾掩盖,完全是因为废气排放的不合理,如果我们政府借鉴西方治理雾霾经验,对排污的管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到实处,怎么会让蓝天白云成为奢侈品?


  再者,我国的工业结构很多不合理,大量重复的初级工业上马建设,很多地方政府只管招商,一切发展为经济让路,准确点说为GDP让路,西方国家的好多化工厂都搬到我国各地,以致化工厂周边癌症村遍布,环保部门的管理就是罚款就放行,老天爷看不过去以雾霾警告,怎么能无视这种发展经济方式的罪过,只记得它解决了就业的功,关停这些企业就是人民无法承受的代价,这恐吓谁哪?


  政府官员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在他们没有尽到自己责任,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时候,被民众抱怨牢骚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企业,老板雇了员工过来工作,是为了实现预定业绩目标,活没干好还赔了钱,老板能不骂?想要不被骂,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努力干好活,二是递交辞职表走人。换到政府身上也是一样,如果不愿被骂,二选一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