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何须煽情!丧事何时不成喜事?

(2015-06-05 13:47:30)
标签:

人民日报

生还率

潜水员

丧事

喜事

分类: 杂谈随感
灾难何须煽情!丧事何时不成喜事?
  文/维扬卧龙

  今天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一条微博: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

  对于这条报道,笔者有说不出的愤怒。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多,东方之星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当时船上458人(旅客406人,船员47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迄今为止,已搜救到96人,其中82人遇难14人生还,仍有300余人生死未卜。其中生还的6人是自己游上岸的,潜水员救上岸两人,还有6人找不到报道。

  面对这种惨景,面对成千家属揪心的哭声,我们的人民日报居然还搜罗出了八个感动瞬间。感动了他们自己不说,还要感动我们大家。对于这八个感动瞬间,越看越觉得人民日报好无耻,我们的泪水有那么廉价?我们不是三岁顽童,自己的感情难道还不能自己作主,要别人来指导?真是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些媚媒的存在!

  人民日报感动第一条:总理飞机换汽车、汽车换轮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大雨中向遇难者遗体默哀。现代制度下,总理不是封建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是我们全体公民的公仆。他治下的百姓遇上这样的大事,他赶到现场协调指挥,这是他的义务。有什么好感动的?我们平常百姓遇上人急事赶路,飞机火车轮船连着上也是正常的,山区的都有可能是徒步爬山!

  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死者为大,总理向遇难者遗体默哀,这也很正常。在国外要是出个大事故,总统给遇难者默哀都有可能的,甚至会降半旗。责任感重的,都有可能引咎辞职。为啥到了我们东方古国,这就要看成是无上的恩典,亲属和公众必须要感动莫名?四百多人生还希望渺茫,却把人民日报感动得稀里哗啦,这不是得了精神病么?

  人民日报感动第二条:潜水员救上两位生还者。致敬潜水员的努力,致敬生命的奇迹。不过,相对于那四百来条性命,我们在致敬潜水员之外,是不是更该想想救援方案是否科学和及时?为什么去年韩国世越号遇难,生还率36%;1912年泰坦尼克号生还率32%;1949年“太平轮”瞬间沉没,生还率8%,发生在大海上瞬间沉没都能这么高的生还率,而发生内陆长江上的生还率只有区区3%!

  这充分说明,我们之前没有科学的救援预案,更没有做过研究、演习和防范,没有想过大船如果扣翻,应该如何处理,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在第一时间拿不出现成的应急预案抢时间救人!只能被动的边摸索边做,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坑苦了子弟兵和那些潜水员,更是坑死了那些敲击船舱,直到氧气耗尽窒息死去也没等来救援的老人小孩子!

  人民日报感动第三条:家属见到了被救的妈妈。这个家庭没有失去亲人,家属感动哭了,那其他四百多个家庭呢?我们只跟着一家的感动而感动,不去看不去想直接无视其他400多家庭的哭声吗?同是这艘游轮的乘客,人民日报为何厚此薄彼!

  人民日报感动第四条:潜水员官东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官东好样的,参与救援的子弟兵和潜水员们个个好样的。他们可能在训练时都没有这么辛苦过,没有遇过这么多尸体,这次救援结束,心理的不适期可能要远远大于身体的累。对于这些潜水员们,人民日报想过怎么安抚和给他们心理调节了么?

  人民日报感动第五条:岳阳村民救起一名幸存者。生命可贵,村民自发救人,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出了这么大的事故,看到一个活着的生灵,出手相救是本能。如果围在岸边的村民,都无视这个生命在水里漂浮,那才是不正常的。

  人民日报感动第六条:指挥所内,多位部长、将军和专家,挑灯夜战营救方案。这个感动的理由在哪?如果有事先的科学预案,至于临时抱佛脚么?没有他们的失职,没有他们的磨磨蹭蹭,至于生还率这么低?不追究他们的失职,还要民众感动,真是要气死人!

  人民日报感动第七条:湖北的出租车和私家车系着黄丝带,免费接送沉船乘家属。这个是社会温情,这个是人间大爱。给予正面报道是应该的,不过人民日报把他和这些感动并列,是在侮辱了民众间的自发的纯洁的爱!

  人民日报感动第八条:一位网友的降低水位方便救人微博。一个普通的网友,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救人方案,被转发12万次,点赞4万。这么多的转发和点赞,说明了网友的热心,和对沉船内400条生命的关心,同时也反应了官方的无能!他们之前没有想到这样的好办法!

  每有灾难事故,不是积极挖掘背后存在的问题,不是追究责任人的失职,不是吸取教训,以防再犯,而是总去找那些大爱,煽情大家,骗取廉价的泪水。总是对官家感恩戴德,感谢他们辛苦,感谢他们重视,把丧事总办成喜事,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观念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掉?私以为,如果我们有一天中国人不会再这么轻易被骗去了泪水,那么中国就真正有希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